所謂英雄,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所謂歷史,自當有美酒與英雄相配。水滸與三國,演繹了不同的江湖,相同的亂世,紛亂的情懷。草莽梟雄皆有夢,酒里乾坤自不同。
大河向東流,美酒在手,便敢路見不平一聲吼。酒作為一條主線,儼然貫穿了水滸傳的始終。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吳用智取生辰綱
楊志為了應付不測可以說是處處小心,為安全起見,改為天正熱時趕路。而且對手下“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軍漢們“雨汗通流”,苦不堪言。吳用利用酷熱難耐的天氣,知道趕了半天路的楊志一行會口渴,于是設計在酒中下藥。果然,軍漢們垂涎欲滴,但當即受到楊志的阻攔,懷疑里面有藥。白勝欲擒故縱,立刻表示不賣了。然后由晁蓋等人過來先吃掉一桶,一則表明此酒無藥,讓楊志放松警惕,二則借舀酒作掩護,前一瓢裝做要占便宜,后一瓢下藥。最終楊志等人被藥麻倒,眼睜睜看著生辰綱被劫走。
武松醉打蔣門神
武松殺了西門慶與潘金蓮被發配孟州之后,孟州小管營施恩對武松禮遇有加。施恩在此地開了個"快活林"酒家,不想卻被蔣門神奪走,施恩告訴武松與蔣門神爭奪快活林失利一事,武松立即要為施恩報仇,并與施恩結為兄弟。武松一路喝酒喝到快活林,明明只有五分酒,卻裝成十分醉。在“河陽風月”酒肆將蔣門神夫人丟進酒缸。給蔣門神使了個玉環步,鴛鴦腳,打得蔣門神連聲告饒。
由此可見,“閱讀水滸三天醉,章章節節酒味濃”這句話也不是空穴來風啊!草莽之性,快意恩仇,皆在一方酒壇間。
三國演義中亦是崇尚酒的,酒俗繁多,酒風猛烈。有最驚心動魄的酒,也有最快意豪邁的酒。
青梅煮酒論英雄
劉備在許昌時,為防曹操謀害,每日在花園種菜。忽被曹操叫去喝酒,二人飲酒至半酣,驟雨降至,遂借天上云雨,縱論天下英雄。曹操先以手指著劉備,而后指著自己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聞言,手中匙箸驚落于地。恰巧一聲驚雷,劉從容俯首拾箸說:“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掩飾失態,消除了曹操的懷疑。
關羽溫酒斬華雄
汜水關前,各路諸侯豪杰大戰華雄未果,袁術恐先鋒孫堅立下頭功不發糧草,以至孫文臺兵敗汜水關,大將祖茂被華雄所斬,之后袁紹問誰人可斬了華雄,關羽自告奮勇道:“酒且斟下,某去就來。”少頃,便提華雄首級入帳。其酒尚溫,杯酒間取人首級,如囊中探物。
亂世之中,誰與爭鋒。自古成王敗寇,令人唏噓。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啊。
名著中有不少與酒有關的典故,可見書上常說的“以酒會友”、“酒壯英雄膽”這些所言不虛。正是酒給了英雄好漢熱血與力量,使他們譜寫出一部部豪邁壯闊的史詩。無論是亂世梟雄,還是梁山草莽,都在歷史的洪流與文學的殿堂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