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品最重要的是心態。在盲品的過程中,執著于爭勝負遠不如去在盲品中學到一些東西,提高自己的能力甚至是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抱著一顆必勝的心態,那么盲品的意義就不大了。很多葡萄酒大師(譬如JR)拒絕在公眾場合下盲品,因為盲品成功固然能博來掌聲無數,但是盲品失敗了的話,旁觀者不理解得竊竊私語往往會引起很大的非議和尷尬。
但是隨著現代工藝掩蓋了大量的風土氣候特征,往往將產地的葡萄酒塑造成了釀酒師的葡萄酒。盲品也變得越來越困難。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我相信是所有盲品大賽參賽選手的最基本心理素質。
盲品的邏輯
就盲品的邏輯來說,一般盲品開始的時候往往全都先憑借經驗判斷大致的品種,產區以及新舊世界等等。這些往往在喝酒前幾口的時候就能模糊得篩選出幾個答案。然后再按照葡萄酒品鑒的指標來細分到大區,然后再根據酒的質量再次細分,比如各項指標呈現高品質的葡萄酒,就不可能來自偏差的產區了。
盲品訓練
盲品訓練方面,我建議各位想要提供盲品實力的同學多做對比訓練,每次只品鑒一款酒的收獲非常小,只有多做對比才能讓你的葡萄酒水平多做提高。比如同一品種不同產區,同一產區不同品種,同一產區、品種不同價格檔次等等。
閱讀大量書籍對于盲品也有相當大的意義。比如盲品一款Cabernet Sauvignon就需要在此之前閱讀大量關于不同產區,風格Cabernet Sauvignon的書籍。依葫蘆畫瓢得背誦積累大量和Cabernet Sauvignon的詞匯和描述,讓他成為潛移默化的印象,然后才能總結出自己對葡萄酒的認知,也更容易在盲品中對Cabernet Sauvignon孕育出較高的敏感程度。
我們在描述一款葡萄酒的時候可以用大家都會的詞來與別人溝通,但在平時記錄葡萄酒的時候,書面上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適當的文學修養,對于Tasting Notes的寫作很有幫助,而獨具一格的Tasting Notes也對于回憶葡萄酒的風味和提高盲品能力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