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酒展或是宴會上都會發現,服務員在倒葡萄酒時都不會倒滿一整杯,而只倒三分之一左右甚至更少。很多人就會有這樣的疑問:葡萄酒為什么不能倒滿呢?葡萄酒一次倒多少其實并沒有固定的要求,但通常情況下都會倒至酒杯杯肚高度的三分之一左右,即酒杯的最寬處。這又是為什么呢?
1. 大家都知道,葡萄酒是有生命的,她就像一位優雅的“睡美人”,在開瓶倒入酒杯中后她便開始慢慢蘇醒,而讓她蘇醒的因素就是空氣,倒三分之一左右可以使葡萄酒與空氣的接觸面積變大(相對于倒更多或是倒滿),這樣可以使得“睡美人”能在杯中更快地蘇醒。倘若一次倒得太多,葡萄酒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就會很小,也就不利于“睡美人”的蘇醒。
2. 倒三分之一可以使酒杯內留有足夠的空間,這樣可以使酒杯內保持充裕的酒氣,當你品酒的時候,鼻子會先聞到酒杯內的香氣,絕對會讓你心曠神怡。而如果倒滿整杯的話,葡萄酒所散發的香氣就會散落在空氣中,這樣也就聞不到令人陶醉的香氣了。
3. 大家都知道喝葡萄酒時要搖晃酒杯,這樣可以讓葡萄酒與空氣更多地接觸,而如果倒得太滿,則無法搖杯,更無法觀察掛杯現象。
4. 之前說過,葡萄酒是一位優雅的“睡美人”,而喝葡萄酒更是一種優雅的行為,倘若一次倒一整杯,既不優雅,視覺上也缺乏美感,而且這樣酒也很容易灑出來。
此外,當給人斟酒時,應該為每個人依次少量斟酒。其原因在于酒瓶底部和上部存在著味道濃淡的差異。因此,不管是趨于哪方面的原因,倒葡萄酒時三分之一左右便是最恰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