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化工的發展和平價葡萄酒消費需求的日益增長,葡萄酒生產日趨工業化,葡萄酒添加劑的使用也愈加流行。這些添加劑可大致分為5類:抗氧化劑(anti-oxidants)、單寧、酸度調節劑(包括酸化劑和脫酸化劑)、澄清劑(clarifying agents)和穩定劑(stabilizers)。
1. 抗氧化劑——二氧化硫
葡萄酒是一種非常脆弱的東西,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氧氣便是它最大的敵人之一。若處理不當,釀造過程或是裝瓶后的葡萄酒都可能被氧化,甚至變成葡萄醋。幸而二氧化硫是一種非常好的抗氧化劑,很多釀酒師會依據葡萄酒的狀態向其中添加適量的二氧化硫。此外,二氧化硫還具有殺菌的作用,可以幫助葡萄酒的發酵順利進行。
2. 單寧——橡木
葡萄酒中的單寧主要來自葡萄皮、葡萄籽和葡萄梗,單寧是紅葡萄酒口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不同風格的葡萄酒對單寧的需求量不同,所以很多時候并沒有必要向葡萄酒中添加單寧。向葡萄酒中添加單寧的常用方法是將葡萄酒置于橡木桶中陳年,更為經濟實惠的辦法則是在葡萄酒發酵過程中向發酵罐中加入適量的橡木制品,如橡木片(oak chips)等。
3. 酸度調節劑——酒石酸、堿性化合物
酸度調節劑顧名思義是調節葡萄酒酸度的化合物。葡萄的酸度主要受氣候的影響,通常熱量豐富的葡萄酒產區會出現葡萄酸度較低的問題;而處于涼爽氣候的葡萄酒產區則可能會遇到葡萄酸度過高的問題。所以,釀酒師經常會根據葡萄的酸度和葡萄酒的風格,在釀造過程采用酸化或脫酸的方法。常用的酸化劑是酒石酸(tartaric acid),這種酸也存在于葡萄中,因此一些釀酒師認為它不算化學添加劑,但許多著名的葡萄酒產區已經禁止這種做法。常用的脫酸化劑則是一些堿性化合物如小蘇打等。
4. 澄清劑/穩定劑——蛋清、魚膠、膨潤土
因為葡萄酒在發酵和陳年過程中,會發生很多復雜的反應,生成沉淀等大分子化合物,使葡萄酒變得渾濁。商店貨架上澄澈透明的葡萄酒,大都經歷過復雜的澄清和過濾過程,而關于澄清劑和穩定劑的使用,以及這些化合物對葡萄酒的影響卻始終存在爭議。
為保證葡萄酒的穩定性,大多數釀酒師會選擇在葡萄酒裝瓶前進行一些下膠和過濾處理。傳統的優質葡萄酒是通過蛋清下膠,如今可供選擇的下膠劑還有膨潤土(bentonite)、乳制品和魚膠等。無菌過濾(sterile filtering)通常是裝瓶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它使用的濾膜孔徑極小,可以濾去葡萄酒中的最細微的雜質,甚至可以抹掉釀酒過程中所有化學添加劑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