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吉亞葡萄酒
格魯吉亞葡萄酒在國際葡萄酒界一直是鼎鼎大名。 “世界葡萄酒發源地” “全球唯一釀酒工藝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際葡萄酒大師盲品用酒” ,當然還有無數國際大獎、金獎……當這樣一頂頂葡萄酒行業內的桂冠落在一個產量不到全球葡萄酒產量千分之二的國家時,是否能讓我們對遠在絲綢之路另一端的一個人口只有450萬的“小”國肅然起敬?
8000年前這里就開始釀酒
格魯吉亞是世界葡萄酒的發源地。自古以來就因葡萄和葡萄酒享譽世界,這里出土了8000年前人工栽培的葡萄種子以及大量儲酒陶器的碎片。不僅如此,從上古時期直到今日,格魯吉亞人的血脈中凝聚著對葡萄的熱愛。這緣分經歷了汗水的洗禮,人們辛勤勞作培育出數以百計的葡萄品種,并釀造出琳瑯滿目的葡萄美酒。
格魯吉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1991年,考古學家在格魯吉亞南部邊境一個名叫德馬尼西的地方,發現了一具保存完整齒列的下頜骨,形態呈直立人型。之后又發現了比較完整的頭蓋骨化石。據考古測定下頜骨化石距今170萬年,所以格魯吉亞的德馬尼西人被認為是除非洲以外已發現的年代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之一,也是迄今歐洲最早的人化石。
格魯吉亞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又是古絲綢之路的終點。這里有著“金羊毛國”之稱。
8000年前的葡萄種子,幾十年前,考古專家在馬爾諾里(Marneuli)鎮(第比利斯以南下卡爾特里地區)附近山谷中的丹格羅麗 - 戈拉(Dangreuli Gora)遺址中發現了大量公元前6000年(8000多年前)的葡萄種子。其形態學特征和分類學分析證實,這些種子屬于“歐亞葡萄栽培亞種”(Vitis vinifera sativa)
世界上第一粒人工培育的葡萄種子,格魯吉亞各地至今都保留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毋庸置疑,格魯吉亞保存著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種植手法的遺跡,其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在現今格魯吉亞境內多地均發現了清晰的葡萄種植遺跡。證明了格魯吉亞是世界葡萄酒的發源地。
古老陶罐釀造最天然葡萄酒
陶罐釀酒是格魯吉亞一種古老的葡萄酒釀造方式,在現代化的釀酒方式的沖擊下,因其釀造工藝復雜,產量小已經逐漸被邊緣化。為了保護這項傳統工藝,格魯吉亞決定,把陶罐釀造葡萄酒申請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3年格魯吉亞陶罐釀酒技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后,流傳千百年的陶罐釀酒技術愈發成為世界葡萄酒行業風尚。國際陶罐釀酒行業協會在格魯吉亞成立。法國、美國、瑞士等國家都在進行陶罐酒生產。
用陶罐生產葡萄酒,將陶罐埋入土中,只將口露出地面,每個陶罐容量可達3000-5000升,埋入土中的陶罐可使葡萄汁在14-15度常溫下發酵和保存,使葡萄酒在良好狀態下保存相當長時間。
另外,法國首位女性葡萄酒大師伊莎貝拉·勒日昂(lsabelle Legeron),也是自然葡萄酒展會(Natural Wine Fair)創辦人,積極推動格魯吉亞釀酒實業,助力格魯吉亞葡萄酒產業在英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