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約8%的人喝酒后會打噴嚏和頭暈、有人會起疹子、螞蟻上身似的渾身難受或者發冷冒虛汗……更多的是約有36%的東亞人(日本、中國和韓國人)喝酒會臉紅。其實這些癥狀不完全是醫學上的“過敏”,統稱“酒精不適”更為貼切,所以好了,你知道葡萄酒“過敏”的真正原因嗎?
究竟是什么罪魁禍首
乙醛!喝酒臉紅那都是乙醛在身體里積累的結果。大部分酒精會在肝臟代謝(所以為什么是酒精肝而不是酒精胃)產生乙醛。那是一種比酒精(乙醇)本身還要危險的代謝產物,有致癌效應,可能造成DNA損傷。在一些動物試驗中,甚至用乙醛來誘導小動物發生癌癥。所以,大量乙醛堆積體內對健康十分不利。
不管是誰,酒精只要進入身體就會代謝生成乙醛。正常人乙醛積累少,而臉紅人星人積累多。這種事情常常發生在亞洲人的身上,所以才被稱為“AsianFlush”,“AsianRed”或是“AsianGlow”。很多人以為喝酒臉紅是對酒精過敏,為了練酒量有些人會繼續喝,或者試圖通過吃抗過敏藥來緩解。請停止掙扎,這與醫學上的過敏性質不同,吃過敏藥其實沒用。
那么臉紅星人要跟酒精saygoodbye?
乙醛代謝缺陷的人很容易受到酒精的侵害,這些人中有一些極端不勝酒力,基本一杯即倒,所以反而沒有機會多喝,自然對健康沒有什么影響。還有一些人對雖然喝了立馬臉紅,但是能喝。這樣的你要小心了,從健康的角度出發拜托盡量少飲用酒精。
不信?科學家還證實到,除了損害肝臟,你們這些愛喝酒的臉紅星人比任何人都有更高患食道癌的風險。所以千萬不要用易不易醉來判斷自己是否能喝,也不要以為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酒量見長就OK了。鍛煉出好酒量的你可以喝更多的酒,可是肝臟解毒的能力卻不會增加,乙醛在身體里積累更多,造成更大的危害。
另外有一些喝酒打噴嚏、頭暈(不是喝醉的暈)等奇怪癥狀可能是由于葡萄酒中添加的防腐劑二氧化硫、甚至是乳膠和梨子里發現的一種過敏性蛋白質以及會引起花粉熱的豚草蛋白所導致的。不過這些都不是我們喝酒的人可以預防的。
所以營養師建議
國內最熱最知名的北京友誼醫院營養師顧中一說:“一般來說不建議以健康目的去喝酒,盡管男性每天25g酒精、女性15g以內似乎對于心血管系統有一定好處,但是正常人很容易喝過量。紅酒真從營養角度來說的話也絕對不如你多吃兩口菜吃兩個水果……何況酒精的熱量可不低哈!~如果實在想喝就按照一次10g酒精來換算吧,12度的紅酒約100毫升。”葡萄酒雖好,可真不要貪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