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世界知名的混釀葡萄酒,除了波爾多混釀(Bordeaux Blend),同樣來自法國的羅訥河谷混釀(Rhone Valley Blend)也廣受全球釀酒師和葡萄酒愛好者的追捧。在美國的華盛頓州(Washington)、加州(California)的帕索羅布爾斯(Paso Robles)以及澳洲南部等產區,各大生產商都致力于釀造頂級的羅訥河谷混釀風格葡萄酒。
對于羅訥河谷混釀,許多葡萄酒愛好者的第一反應都是GSM,其實,羅訥河谷還存在著許多種混釀方式,且采用這些方式釀制的酒款中不乏優秀之輩。今天,我們便一同來探索羅訥河谷的混釀藝術。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1. GSM混釀
GSM是指歌海娜(Grenache)、西拉(Syrah)和慕合懷特(Mourvedre)組成的混釀,這種混釀方式已成為羅訥河谷混釀風格的典范。教皇新堡(Chateauneuf du Pape)的法定釀酒葡萄多達13種,不過起主導作用的還是歌海娜、西拉和慕合懷特。
歌海娜的酒體較輕,但酒精含量卻比較高,它能夠為混釀酒增添覆盆子、肉桂和柚子的香氣;西拉的顏色較深,果味濃郁,能夠起到豐富風味的作用,并增加藍莓、李子、黑橄欖和胡椒的香氣;慕合懷特果皮厚實,其酸度比歌海娜高,肉感比西拉豐富,與這兩個品種混釀能提高酒中的色素、單寧和酒精度,使混釀酒擁有更持久的回味以及更優秀的陳年潛力。經典的GSM混釀葡萄酒架構佳,單寧突出,風格華美、豐腴,帶有一絲薰衣草、烤香料和綠色草本的氣息。
2. 西拉-維歐尼混釀
在北羅訥河谷(Northern Rhone Valley)的羅第丘(Cote Rotie)產區,維歐尼雖不是主角,卻在當地傳統的葡萄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羅第丘傳統而經典的西拉葡萄酒經常會加入小部分維歐尼混釀,其比例一般在5%左右,最高不可超過20%。
在紅葡萄品種西拉里加入少量的白葡萄品種維歐尼共同發酵已成為北羅納河谷產區的經典手法,雖然這一經典混釀往往價格不菲,卻因其高品質和獨特口感享有盛譽。西拉是個果味濃郁且結構感突出的品種,而維歐尼屬于芳香型葡萄品種,有著濃郁的桃子和杏子等核果香氣及迷人的花香。少量維歐尼的加入,可以增添酒款的香氣復雜度和酒體的飽滿感。吉佳樂世家酒莊(E. Guigal)出產的拉慕林(La Mouline)和杜克(La Turque)便是采用這種混釀方式,其品質十分優異,享譽全球。
3. 瑪珊-瑚珊混釀
在北羅訥河谷的埃米塔日(Hermitage)、克羅茲-埃米塔日(Crozes-Hermitage)和圣約瑟夫(Saint-Joseph)產區,瑪珊和瑚珊這兩個法定白葡萄品種幾乎形影不離。它們“性格”互補,混釀出的葡萄酒也很好地結合了各自的優勢,陳年潛力至少可達到10年。
瑪珊可以釀造出結構優良、酒體飽滿且帶有礦物氣息的葡萄酒,但是它的風味和香氣缺乏濃郁度和緊致感,而瑚珊質地輕盈,風味十足,香氣濃郁,在混釀中可以增添梨子、金銀花以及草本的氣息。年輕的瑪珊-瑚珊混釀(Marsanne-Roussanne Blend)葡萄酒會散發出柑橘、甜瓜和礦物質的氣息,而一些經過陳年的瑪珊-瑚珊混釀葡萄酒則會發展出堅果的香氣。
4. 其它
在羅訥河谷,尤其是南羅訥河谷(Southern Rhone Valley)產區還種植著其它多樣的紅葡萄品種和白葡萄品種,如佳麗釀(Carignan)、神索(Cinsault)、白歌海娜(Grenache Blanc)、克萊雷(Clairette)、匹格普勒(Picpoul)以及布布蘭克(Bourboulenc)等。這些都可以用于釀造羅訥混釀風格的葡萄酒。
在南羅訥河谷的一些小眾產區內,如萬索布爾(Vinsobres)和拉斯多(Rasteau)等,當地的法規規定,混釀葡萄酒中可以添加佳麗釀和神索等紅葡萄品種,但其比例不可超過20%。同時,混釀中也可以加入白歌海娜等白葡萄品種,其比例不可超過5%。這些產區出產的酒款往往具有很高的性價比,也是優質混釀葡萄酒中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