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波爾多(Bordeaux)是眾多葡萄酒愛好者的向往之地,出產著繁多的美酒,群星閃耀。為了更好地推廣波爾多的佳釀,同時給消費者提供更為簡單的選酒指南,波爾多各大分級制度紛紛設立。在這些分級制度中,波爾多1855分級制度(1855 Classification)可謂是最為出名的,它已經深入人心,成為許多酒友挑選波爾多佳釀的重要標桿,幾個一級莊(First Growth)也成為普羅大眾心中頂級豪莊的代名詞。
右岸的圣埃美隆(Saint-Emilion)也是名莊林立,但相較之下,圣埃美隆分級制度(Saint-Emilion Classification)較少為人所知。很多情況下,它會面臨人們只識其酒,而對該酒屬于什么等級并不了解的窘境。今天,我們將詳細地介紹圣埃美隆分級制度,通過了解該產區的分級制度,我們可以對圣埃美隆的美酒體系有一個更為完整的認知,且看圣埃美隆誰主沉浮。
1. 圣埃美隆分級制度何時設立?
在拿破侖三世(Napoleon III)的助力下,1855分級制度誕生了,全球矚目,然而波爾多右岸的圣埃美隆以及波美侯(Pomerol)產區并沒有被涵蓋在里面,人們的目光更多地聚焦于左岸的1855列級莊?吹竭@番場景,圣埃美隆當地的酒莊們自然是坐不住了,他們也需要一個制度作為契機,推廣他們的佳釀。
1952年,在圣埃美隆葡萄酒商會(Syndicat de Defense de l’appellation Saint-Emilion)的要求下,法國農業部和國家原產地命名與質量監控院(Institut National de l'Origine et de la Qualite,簡稱INAO)開始籌備該項目。在1855分級制度誕生100年后,1955年,圣埃美隆第一次分級名單出爐,此次分級共有75家酒莊入圍。
2. 圣埃美隆分級制度有幾個等級?
圣埃美隆分級制度共設三個等級,其中位于金字塔頂端的為圣埃美隆一級A等酒莊(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A),其次為圣埃美隆一級B等酒莊(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B),剩下的則為圣埃美隆列級莊(Grand Cru Classe)。這些酒莊都要符合嚴格的標準,經過官方嚴厲的考核,才能入選。
不同于1855分級制度,圣埃美隆分級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為了鼓勵督促各個酒莊保持優良的釀酒水平,它每10年都會進行重新修訂。1955年圣埃美隆第一次分級誕生后,官方分別在1969年、1986年、1996年和2006年更新了列級莊名錄,最近一次于2012年做出了變動。
3. 圣埃美隆分級制度的評選標準
總的來說,圣埃美隆列級莊的評選基于四大因素——酒莊酒款的盲品得分、酒莊聲譽、葡萄園風土和酒莊的歷年表現。該產區內的酒莊可根據自身實力申請參與評選。以2012年的選撥為例,對于列級莊的申請者,他們需要提供酒莊10個年份的酒款用于盲品,盲品的分數占總分的50%。酒莊的聲譽和葡萄園風土各占20%,酒莊歷年的表現占10%。而對于一級酒莊的申請者,他們需要提供酒莊15個年份的酒款用于盲品,盲品所占分數比例略低,為30%。酒莊聲譽占比較高,為35%,葡萄園風土和酒莊的運營則各占30%和5%。
作為一個還比較年輕的制度,圣埃美隆列級莊的評選也是與時俱進的。2006年的圣埃美隆列級莊修訂中,與上一個10年相比,列級莊的數量從55個銳減至46個,這引起了許多酒莊的不滿,并質疑該分級制度的公平性。這些酒莊將圣埃美隆葡萄酒商會告上了法庭,要求撤銷這次分級。最終法庭于2009年宣布2006年的修訂無效。
因此,圣埃美隆分級制度的評選程序在2011年做出了大修改。為保證評選過程的獨立性和透明性,評選過程全程由法國農業部和INAO監督,評審小組則由葡萄酒和烈酒國家委員會(Comite National Vins et Eaux de Vie)任命,由波爾多產區之外的的7個葡萄酒業內權威人士組成。此外,該評審小組還會組織兩個經過權威認證的小組來分別完成檢測葡萄園內風土和盲品的工作。其中,負責盲品的小組需要對所申請酒莊的葡萄酒的品質以及其品質的一致性做出判斷,他們將以嚴格的標準品鑒近1,000個盲品樣品。
4. 2012年最新圣埃美隆列級莊名單
采用最新修改的評選程序,全程在INAO監督下進行,2012年圣埃美隆列級莊是最新的圣埃美隆分級的產物,共有82家酒莊入選。往年的一級A等酒莊只有白馬酒莊(Chateau Cheval Blanc)和歐頌酒莊(Chateau Ausone)雙雄矗立,這次新加入了金鐘酒莊(Chateau Angelus)和柏菲酒莊(Chateau Pavie),一級B等酒莊有14座,列級莊則有64座。
圣埃美隆一級酒莊
圣埃美隆列級莊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