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杯
Tulipe
著名香檳專家Richard Juhlin設計的郁金香型酒杯
郁金香杯的型狀和笛型杯相似,但杯身更寬、杯口略微收緊,因其相似郁金香的型狀而得名。
和笛型杯一樣,這種杯型能有效地防止氣泡快速四散,確保飲用者可以在舌頭后側也能感覺到氣泡。而較大的酒杯容量容許香檳在酒杯中更多地接觸空氣進而散發出更多的香氣和風味,杯口收窄的邊緣收緊了香氣的散發,使得飲用者充分體驗香氣。
郁金香酒杯的出現緩解了長期以來有關到底使用笛型杯還是白葡萄酒杯品鑒香檳的爭議,各大酒杯廠牌相繼推出郁金香系列酒杯,這一風潮也迅速席卷到香檳地區各大酒莊。如果你有幸到香檳地區參觀,無論是大牌香檳還是小農香檳,都會為你準備好郁金香型酒杯供你品鑒。
瑞典人 Richard Juhlin 曾在一次香檳的盲品中準確地命中50家香檳中的43年,被譽為世界首屈一指的香檳大師。他在2012年前后推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香檳杯系列,迅速受到關注。
這支杯子的特別之處在于一條被稱為「Juhlin Line」的刻度線,跟據 Richard Juhlin 本人解釋:「倒香檳時將液面保持到刻度線的位置,能夠最大程度的享受香檳帶來的愉悅感。」
當然刻度線也不是 Richard Juhlin 的專利,法國侍酒師 Philippe Jamesse 根據他多年的經驗設計出一款名為 Lehmann Grand Champagne 的香檳杯,得到各大香檳酒窖主管以及包括 Tom Stevenson 在內的香檳專家的力薦。
愛檳說
@孟蕾,檳客文化創始人
偏好很難概括,畢竟場合、酒款以及一起品酒的人都常有不同。我家有各種杯子,很喜歡在家做不同酒杯品香檳的嘗試。
一般來說最常用的是家門口香檳區本地品牌Lehmann,尤其是米其林二星主侍酒師Philippe Jamesse設計的Grand Champagne和最新款Synergie手工杯,相對來說比較全能,尤其適合果香濃郁酒體飽滿的香檳酒,比如黑中白香檳和名莊年份香檳。
品鑒小農香檳我更常用Zalto的白葡萄酒杯甚至Universal,會把香氣和風土差異表現更細致,現在也大多數獨立酒農都會拿Zalto在酒莊給朋友們品酒。
另外,Riedel新出的Superleggero香檳杯也比較全能,兼顧細膩和香氣的綻放,相對來說價格略高,但是非常值得嘗試。
其實也有嘗試Saint Louis和巴卡拉等酒杯,但是自己感覺重量稍重,會影響到品鑒細致清爽香檳的感受。
至于杯型,其實還跟場合最相關。我在國內的香檳晚宴都會使用Lehmann全系列手工杯或者Riedel餐廳系列,但是慶祝和聚餐的場合也時而用笛形香檳杯,哪怕在香檳區大家也并沒有放棄這種杯型。就像Taittinger莊主說的,香檳能讓人快樂,笛形香檳杯能讓人看到氣泡上升并為此感到愉悅,那我們就不應該放棄他,盡情舉杯慶祝吧。
其實還是那句話,喝香檳,怎么喝,你開心就好!
@亦非,資深香檳愛好者
我一般用三種杯子:標致(Peugeot)的無情杯喝果味多的香檳,比如黑中白或者桃紅香檳;用Richard-Juhlin Optimum喝細膩的白中白或者老酒;用大口的勃艮第白葡萄酒杯喝老年份或者氧化風格的香檳。
@Bob Miao,資深香檳愛好者
我喜歡用白葡萄酒杯喝香檳,因為香氣能更好地展現。另外,我喝的多,不用一直倒。
@Eric Gu,資深香檳愛好者
沒有適合所有酒款的萬能杯,不同風格香檳配不同杯型,最好的方法是一瓶香檳用不同的杯子喝,實踐找出最合適的杯子。Richard Juhlin的杯子個人認為最能發揮好的陳年香檳的復雜性;Lehmann Grand Champagne適合比較豐富和果味足的香檳,同時對于用過桶的香檳,能比較好地散掉過多的桶味,我用后者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