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三分之一的土地處南回歸線以北,南緯10.41和43.39間。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海岸線長達37000公里,面積769.2萬平方公里,面積居世界第六,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和巴西,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雖四面環水,沙漠和半沙漠卻占全國面積的35%。澳大利亞地勢是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
產區概況
1788年,英國第一艦隊帶著葡萄藤抵達澳大利亞,這是澳大利亞最早出現的葡萄藤。澳大利亞最早期的葡萄藤種植于悉尼灣(Sydney Cove)。
1828年, Wyndham酒廠在獵人谷的設立,這使得獵人谷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個商業化的葡萄酒產區。
到了19世紀40年代,不同國籍的新移民在不同產區建立了自己的葡萄園。意大利裔在濱海沿岸、瑞士裔在維多利亞州、達爾馬希亞移民在西澳州、德國裔在南澳州尤其是在巴羅薩和克萊爾谷發展了葡萄種植業。到了1850年,澳大利亞多數地區都建立了較具規模的商業化葡萄種植。
1854年,明確記載了澳大利亞首次出口1384加侖(6291升)葡萄酒至英國。
19世紀70年代后期,葡萄根瘤蚜蟲在部分國家肆虐,只有少部分國家幸免。但是澳大利亞許多產區都沒有遭受到葡萄根瘤蚜蟲的攻擊,使得澳大利亞至今仍保有一些非常古老且未經嫁接過的葡萄藤。
19世紀到20世紀的絕大多數時期,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業主要服務于穩定增長的國內需求,偶爾也在出口市場上小試牛刀。1980年,澳大利亞葡萄酒的人均消費量達到17.3升,人們勇敢地運用了螺旋蓋、盒中袋、易拉寶鋁罐等新型包裝滿足消費市場多變的需求。從八十年代中期起,國內市場的口味不斷變化,從而涌現出許多品質上乘的紅白葡萄酒,這種形勢促使澳大利亞葡萄酒業開始放眼外部市場。
1981-1982財政年度,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量僅為800多萬升,價值約1400萬澳元。主要出口目的地為加拿大和新西蘭。澳洲6萬多公頃的葡萄園產出的50多萬噸葡萄供本國170多家葡萄酒莊用于釀酒。6年之后的1987-1988財政年度,葡萄酒出口量迅猛增長至3900萬升,價值9700萬澳元。瑞典和英國成為主要出口市場。
今天的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4%。居世界葡萄酒出口量第四位,僅次于傳統的葡萄酒產業大國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截至2007年7月的一財政年度內,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出口量和出口價值分別達到8.05億升和30億澳元的歷史高位,澳洲葡萄種植面積超過16萬公頃,葡萄產量超過130萬噸,釀造商超過2700多家。
如今的澳大利亞具有令人羨慕的餐廳文化,可以在享受美味菜肴的同時品味國際知名的葡萄酒。澳大利亞有60多個專門的葡萄酒產區,葡萄種類繁多,向全世界展示了品種齊全的葡萄酒,同時以能釀造出各個價位的高品質葡萄酒獲得了世界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