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傳統
對于大多數酒莊來說,900百升的大酒罐其實不太實用,許多新建的釀酒廠并沒有這樣珍稀的古董供他們使用。
在意大利許多酒莊,混凝土蛋形罐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用以替代法國橡木桶,頗受酒莊歡迎。這種罐最初由法國制造商Marc Nomblot與Michel Chapoutier合作設計,這種看起來很有未來感的設計,是為了讓酒液最大限度地與酒泥接觸。蛋形的形狀在容器中形成對流,讓酒液和酒泥輕柔而持續地在罐中運動,從而減少了攪桶或換桶的需要。
混凝土蛋形罐的設計,很顯然是從羅馬時代雙耳陶罐的形狀中獲取的靈感。而且如果要說有什么容器是21世紀最“潮”酒莊的標配,那么毫無疑問是這種神圣的陶罐。 陶罐在意大利有悠久的歷史,而且不僅用于葡萄酒:在羅馬時代,它們也常常被用于儲存橄欖油。
在普利亞,用小型釉面陶罐來陳年葡萄酒已經有幾個世紀的歷史。位于Manduria的Vinicola Savese酒莊仍然使用名為“capasoni”的220升陶罐來釀造他們最頂級的普里米蒂沃(Primitivo)酒。
與大多數橡木桶陳年的酒款相比,陶罐出產的普里米蒂沃顯示出一絲美妙的輕盈感。釀酒師Massimiliano Pichierri既不喜歡法國桶,也不喜歡過多的橡木風味,更樂于使用水泥罐、使用過的舊桶、以及capasoni陶罐。
只要品鑒就會發現,這些完全未經橡木桶的普里米蒂沃(該產區的特色品種),無論集中度還是質感都可以輕松憑借自身的特色傲視群雄——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為什么那些粗暴地大量用桶、或者使用了橡木條等“濃妝艷抹”的酒款,仍然不斷出現在貨架上?
普利亞的陶罐,是該產區乃至意大利土生土長的傳統——但目前使用陶罐進行發酵的趨勢,則是發源于格魯吉亞和意大利北部的創新釀酒師。 20世紀90年代,來自Friuli Collio的反傳統釀酒師Joško Gravner十分為格魯吉亞的葡萄酒釀造文化著迷。 Gravner是20世紀80年代首批使用法國橡木桶的意大利人之一,但后來,他對拋棄家族傳統的意大利大桶深表痛惜:“我犯的第一個錯誤,是當我大量買桶時對橡木的了解還不夠——所以我買了法國桶而不是意大利大桶。我犯的第二個錯誤則是不承認第一個錯誤!”
為了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他開始研究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酒文化發源地之一,以及他們使用的陶罐(qvevri),這種大型黏土陶罐一般被埋在地底,只露出頸部。2000年,Gravner第一次訪問格魯吉亞后,立即訂購一批qvevri,共12個。他現在只用qvevris進行發酵和葡萄酒的早期陳年,總共在酒窖里埋了46個。格拉夫納的開創性實踐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激勵著越來越多的釀酒師嘗試使用陶罐。
陶罐的時代已經到來?
Frank Cornelissen是個比利時人,現在西西里島(Sicily)的埃特納(Etna)產區工作。2000年最初建立酒窖時,他采用了一批西班牙蒂娜哈斯(tinajas)——小型400升及600升的陶罐。最近,他已經放棄使用這些陶罐,轉而采用玻璃纖維大桶,以達到他追求的嚴苛衛生標準。他曾開玩笑說:“要是買得起的話,我會用鈦金屬。”在附近的Vittoria地區,Giambattista Cilia(昵稱“Titta”)、Giusto Occhipinti和Cirino Strano在他們現在著名的COS酒莊也采取了類似的方式,用440升的蒂娜哈斯陶罐替代了法國橡木桶。\u2028\u2028
Elisabetta Foradori的酒莊位于意大利東北部特倫蒂諾高地。2008年,Occhipinti將自己認識的西班牙陶罐商介紹給Foradori,令她也跟上了陶罐潮流。而在弗留利 - 威尼斯朱利亞(Friuli-Venezia Giulia),Carso產區的釀酒師Paolo Vodopivec也在2000年嘗試了西班牙陶罐,但他卻說: “我對結果不滿意,所以我把酒和罐子都扔了!”
在2004年訪問格魯吉亞之后,Vodopivec購買了格魯吉亞qvevri陶罐。他的酒窖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有24個格魯吉亞陶罐,還有兩排3000升的意大利botti大桶,圍成半圓形。在如子宮般舒適的環境中陳年后,葡萄酒表現非凡,不僅相當優雅,而且讓人察覺不到任何木桶或黏土對它的影響。
陶罐的時代已經到來:一個鮮明的跡象是,一大批新成立的公司已經開始提供現代陶罐的變體容器,這些陶罐上通常裝有金屬卡扣和龍頭,而這些卡扣和龍頭往往在高科技不銹鋼罐上更常見。有些公司,如總部位于佩魯賈(Perugia)的Sirio Anfore,堅持生產傳統的黏土陶罐,而另一些公司,如位于托斯卡納的Drunk Turtle(“醉龜”),則采用了陶罐的外形,但使用了替代材料。
Drunk Turtle選擇的材料是cocciopesto(一種傳統的羅馬時代混合物,混合了細碎的磚塊、沙子、水泥粘合劑和水),這種材料不需要燒制,而是在陽光下慢慢干燥和硬化。正如總工程師Nicola Sbrana所解釋的:“這使我們的容器壁厚度可達10厘米(傳統的陶罐約2厘米),這種材料能制造出更大尺寸的容器。”目前Drunk Turtle所能提供的產品中,最大的容量為2500升。而他們越來越長的客戶名單里,不乏Livio Felluga和Antinori等一系列大牌。
可持續素材的靈感
陶土和cocciopesto混合物都是可以在當地找到的可持續材料——對于秉持環保理念的釀酒師來說,這確是個優勢,也是許多人不再進口美國或法國橡木桶的關鍵原因。不過,橡木并不是用于制桶的唯一木材。
栗木由于價格便宜,選擇豐富,在歷史上常被用來替代橡木。而在不同地區,金合歡木、櫻桃木和桑木也逐漸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用于替代 Quercus petraea(無梗橡木)。
Dario Princic多年來一直保留著一些他自己的金合歡和栗木,直到有一天他忽然想到,用它們來造橡木桶,豈不是完美?他的白葡萄酒經過果皮浸漬,充滿活力,風格強烈又醒目,不需要任何橡木桶的風味,但將單寧柔化并融入其中又是非常重要的——而金合歡木桶現在看起來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他用這種木桶釀造他的麗波拉(Ribolla Gialla)葡萄酒。
金合歡(Acacia)——歐洲生長的這種樹,實際就是刺槐 ,在意大利東北部和伊斯特拉(Istria)附近尤其多見。它的質地與橡木相似,疏松多孔,但氣味更溫和,木香味更少。相比之下,櫻桃木似乎會令氧化陳年的過程加速,同時讓葡萄酒的果味更為突出。
并不是每個人都同意這些木材有優勢。堅信法桶潛力的De Grazia則認為:“金合歡非常溫和,但有些粗糙。我發現它對紅葡萄酒毫無用處。”他還指出,“一旦你用過橡木,就不會再用栗木了。橡木對葡萄酒的影響要小得多,單寧也要精致得多。”
自然循環
雖說存在各種顧慮,但釀酒師最理想的容器,顯然是中性、衛生且透氣的,讓葡萄果實煥發自己的魅力,化釀酒師的技藝于無形。 橡木大桶、水泥槽、混凝土蛋形容器和陶罐,以及它們的現代衍生品都能滿足不同程度的需求。
而人們正開始產生更深一層的需求:如果人們接受風土是一種理念,所有與葡萄酒接觸的材料,也應該算是風土的一部分啰?
既然如此,不妨用上當地的粘土或木材,與酒窖環境相輔相成、渾然一體,讓酒窖與葡萄園及自然環境更緊密地連結成一個循環,而大自然正是這個循環的起始和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