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酒會或者酒展都會品嘗很多酒,有什么方法既能每款葡萄酒都能品嘗,又可以讓自己不喝醉呢?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吐酒。沒錯,就是吐酒!關于吐酒, 我們來看看以下四個問題……
一、為什么要吐酒?
葡萄酒也屬于酒精飲品,而酒精對神經有麻痹作用,在飲用一定量的葡萄酒后頭腦也就不能足夠清醒去評估和分析杯中酒了,這對要進行多款葡萄酒進行品鑒的專業人士來講,會對葡萄酒的判斷造成不小的影響,因此在品鑒的過程中將酒吐掉也就成了一個必備的技巧。此外,當身體不適或不便飲酒時,對葡萄酒進行充分地品鑒,然后優雅地吐出來也將是你的不二之選。
二、將酒吐到哪里?
酒展、各大品鑒活動現在和培訓課程等等都會放置一個吐酒桶,吐酒桶就是用來吐酒的。
三、怎么吐酒?
1、首先對準吐酒桶,前提是現場有吐酒桶,沒有的話一個紙杯也可代替。
2、嘴做吹氣狀,低頭將嘴中的酒液吐出,呈現優美的弧度。
3、初學的消費者請不要過分追求酒液弧度的優美,保證酒液不外溢即可。
4、結束一款酒的品鑒后,再倒掉杯中的剩余酒液。
不過,一般來說我們在品鑒完一款葡萄酒之后,直接就把品鑒過的葡萄酒吐到吐酒桶里了。
杰西斯·羅賓遜(Jancis Robinson)也曾經提到:“吐酒時最主要的是要收緊雙唇,這樣酒只能從一個非常小的區域出來,然后要有控制地發力。如果口中酒太多,就很難吐得精準。因此口中含的酒不能太多,這樣在吐酒時才能有較強的集中力。”
四、酒吐了會影響品酒嗎?
品鑒葡萄酒時,一款酒在進入口中后,舌尖對甜味敏感、舌兩側靠前對咸味敏感、舌兩側靠后對酸味敏感、舌根則對苦味敏感,整個口腔都會感受到葡萄酒的不同方面,就已經呈現了她絕大多數的風味特征。而吐掉之后,你也可以充分感受到這款酒的回味。也就是說,在品酒的過程中,喉嚨并沒有扮演多重要的角色。在葡萄酒大師杰西斯羅賓遜(Jancis Robinson)撰寫的《葡萄酒牛津指南》一書中就明確指出,喉嚨并沒有味覺感受器,吐酒也可以讓品酒者對葡萄酒建立一個完整的印象,同時還可以減弱酒精對喉嚨的灼熱感。所以即便是我們將葡萄酒吐出來了,也是可以準確無誤的判斷葡萄酒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