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利葡萄酒的歷史
1)智利歷史概要
要談及智利葡萄酒的歷史,還是要先了解點智利的歷史。早期,居住在這里的多為土著的印地安人,特別是智利北部是印加帝國的一部分,16世紀起西班牙人開始征服智利,到1818年2月12日智利宣布獨立。19世紀內西班牙外的許多歐洲人移民到智利。
聽當地人講西班牙人入侵智利時,屠殺了大量的土著人,而留下了他們年輕婦女, 智利人有92%是西班牙移民和印地安人的混血兒,純種的歐洲人只占2%,其他6%是印第安人,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幾乎所有的人都說西班牙語,印第安語言很少被使用。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是首都圣地亞哥附近,向南和向北人口逐漸稀少。
智利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屬銅的出產地,我國也一直是智利銅的進口國。智利人均收入基本在3000元人民/月,平均比中國要高。
2)智利葡萄酒的歷史概要
智利酒在國際上出名其實也就是近十年來開始的,盡管大家都將智利歸納在新世界范圍內, 其實他們釀酒史有450年的歷史了,智利的釀酒史是從西班牙人的入侵和智利的發展是不可分割的,早在1551年就開始釀酒,此后有多個發展階段,包括西班牙人的統治時期,殖民地時代,獨立時代,十九世紀中葉的酒業中興,以至于到20世紀的停滯,1979年的危機和近年來的復興。
智利酒一直受舊世界的深度影響,第一時期引進的葡萄品種是在1851年,法國的品種引進了赤霞珠、卡曼納(CARMENERE)、科特(COT)、瑪碧(MALBEC)、梅樂、黑比諾、長相思、塞美容、雷司令等等,這些品種成為歐洲唯一沒有受到根瘤牙蟲摧毀的葡萄樹的后代。這些葡萄都是原樹繁殖,并非以根莖移植。
當十九世紀末牙蟲摧毀歐洲葡萄樹時,歐洲的一些釀酒人士移民到了南北美洲,他們大部分都在智利落地生根了,因為這里的氣候和土地是很適合于種釀酒葡萄。
1877年,智利的酒出口到歐洲后獲獎,1882,1885,1889在巴黎得獎。
1979年,VINA MIGUEL TORRES率先引入了新的機械,新的釀酒技術和不銹剛發酵罐,其他智利的酒廠也開始紛紛效仿.MIGUEL TORRES先生為智利酒廠的現代化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甚至于被智利酒行業的人尊稱他為“智利酒業教父”。
二.智利的地貌和氣候特點
智利是個狹長形的國家,有點象蠶的形狀,這也使看起來不大的國家卻有著寒\溫\熱等多種氣候帶.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岸,位于安地斯山脈與太平洋之間,沿著太平洋岸自北向南綿延5000公里,從東到西只有90-400公里。
根據氣候來分,主要分三個區域:北部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區,多為高山和沙漠,出產礦產。中部為地中海氣候,而葡萄酒產區多在這個區域。南部雨水豐富,但人少,島嶼多。
三.智利葡萄酒的產區
葡萄的種植區為南緯27度-39度之間,綿延1400公里,面積和地理位置提供了多種氣候區和土壤種類,使不同的種植方法都得有發揮的場所。
氣候為地中海氣候,降雨集中在冬季,春末開始干旱,到秋末結束。這里的日夜溫差大,在炎熱季節日間可達30-40度,沿河區域晚上到10-18度,在安第斯山腳溫度下降幅度超過20度。日照時間長,夏天的相對濕度僅為55%-60%。
以上的氣候對葡萄樹的光合作用幫助很大,晚上的低溫又給予了葡萄樹充分的休息,使葡萄成熟的最理想的條件。色澤和香氣都很完美。智利的葡萄酒由于夏天干燥,葡萄很少得病,加上天然的環境,很少受到葡萄病毒的入侵。這樣好的種植環境,在全球都很少見。
智利的葡萄酒產區分三個區域,13個產區:分別是最北部的葡萄種植區艾爾基谷(ELGUI VALLEY)和利馬里谷(LIMARI VALLEY);第二塊為中央山谷,也是釀酒葡萄最為主要的產區,細分為8個產區;第三塊為南部的伊塔塔谷ITATA、比奧比奧谷BIO BIO 和MALLECO 馬爾雷考谷。釀酒葡萄種植面積約有107001公頃。
A.北部產區
1)艾爾基谷(ELGUI VALLEY)
這里種有大量的麝香葡萄,傳統中,智利的PISCO的蒸餾酒用這種葡萄來釀造的。不過,到了1998年,由一家叫FALERNIA酒廠起頭,這里開始種植其它的釀酒品種,比如卡曼納、西拉、赤霞珠等等。這里除了麝香葡萄之外的葡萄園約有448公頃。紅白比例為90/10。
2)利馬里谷(LIMARI VALLEY)
安第斯山上的雪水在這里匯集成為利馬里河流,也造就了這里名為NORTE CHICO的湖泊,由于靠近海岸線,為這里這個山谷帶來的潮濕的空氣,白天的高溫和晚上的涼爽氣候為種植好的釀酒葡萄帶來了條件,這里90%為紅葡萄,不過最近在TAMAYA地區種植了一些霞多麗和長相思的白葡萄品種。此地的種植面積為1679公頃左右。
B.中央山谷
1)阿空加瓜谷(ACONCAGUA VALLEY)
這個山谷靠近阿根庭的山也是智利最高的山脈之一,達到6958米,這里的氣候相當穩定,采光足,沒有霜害的風險,這也是釀造優質酒的一個好的天然條件,最早發現這個山谷的是位叫MAXIMIANO ERRAZURIZ的人,在1870年這里就開始種植了紅色的釀酒品種,2003年開始種赤霞珠,這里的紅葡萄色澤深,單寧出色。種植面積約1025公頃,紅白比例為87/13。
2)卡薩布蘭谷(CASABLANCA VELLEY)
近幾年來這個產區出了不少出色的葡萄酒,也是智利唯一一個白葡萄種植多于紅葡萄的地區,好的智利白葡萄酒大多來自于這個產區,特別是長相思和霞多麗,非常清新的檸檬香是它們的典型特征。這個產區位于圣地亞哥和智利主要的港口城市VALPARAISO,另外這個港口城市還是著名的旅游勝地。
這個產區的特點自然是溫度低,在植物生長時期這里的平均溫度不會超過20度,早晚溫差達19度,這種氣候很適合于種植白葡萄和黑比諾。每年降雨量為542毫米。共有3693公頃左右葡萄園,紅白比例為32/68。
3)圣.安東尼谷(SAN ANTONIO VALLEY)
這是個比較小的產區,這個名字同樣也是港口城市的名字,靠近海邊,1998年一家叫LEYDA的酒廠開始在這里建立,隨后另有一些酒廠跟進,這里氣候的特點是溫度不高,能使葡萄慢慢成熟,白葡萄和黑比諾很適合這里。共有289公頃左右葡萄園,紅白比例為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