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工藝特點
生產工藝是決定白酒風格特點的關鍵因素,鳳香型這自成一派的風格,還是結合了濃香和清香兩種香型的工藝特點。
據說,清香型白酒的釀造技術傳到陜西后,當地人清貧,釀酒買不起缸,便嘗試在地上挖坑直接發酵,結果真把酒釀成了。但是用泥窖發酵,微生物要比用缸發酵多很多,而泥窖中的乙酸菌和丁酸菌,正是產出濃香主體風味的兩種微生物。所以以“西鳳”為代表的陜西酒,難免會有濃香風味。但人家想追求的,還是清香的口感,這些微生物“破壞”了清香的口感,于是陜西人每年都“毀窖”一次,把土窖泥挖掉一層,避免微生物繁衍壯大。就此,復合清香和濃香風味的“鳳香“就誕生了,形成了獨特的風味。
傳說歸傳說,下面還是要一本正經,專業地了解一下鳳香型的生產工藝。
1、選用高梁作為釀酒原料,麥、豌豆混合中高溫制曲。
2、采用續楂配料老五甑工藝(連續發酵法),生產周期為一年。每一個生產周期都要經歷立窖、破窖、頂窖、圓窖、插窖及挑窖等六個過程。
續楂配料老五甑工藝雖然繁瑣重復,但是可以將糧食中淀粉等物質發酵徹底,整個過程均可以不間斷出酒。
3、采用土窖池發酵。每年鏟一次窖皮泥,去掉窖壁、窖底的老窖皮,再換上新泥,這樣既有生長己酸菌的條件,又能給予嚴格的控制,使其所產酒中的己酸乙酯等成分受到限制(己酸乙酯是濃香白酒最主要的呈香物質)控制在濃香不露頭的程度。
4、酒海貯存。為了更好的儲存和運輸西鳳酒,先民們經多次實驗,用當地的荊條、柳條編成大筐大簍,內壁以蛋清、血料、生石灰為生物粘合劑,裱糊白棉布、麻茍紙數百層,然后用蜂蠟、熟菜子油等涂擦內壁,再晾干后制作而成儲酒容器。
該容器體積龐大,盛酒可達數萬斤,被稱之為酒海。一般而言,這種酒海直徑兩米至兩米五左右,高約三米,一般可儲存5到6噸酒。還有一個神奇的特點:“裝酒滴酒不漏,裝水揮失殆盡”。
酒海也給西鳳酒增加了一種獨特香,類似杏仁的香味。
04、鳳香產品
今天,在百花齊放的白酒產品中,鳳香型白酒除了其典型代表產品西鳳酒,還有秦川大曲、鳳源大曲等產品。
得名于西鳳,集濃香、清香復合香于一身,酒海貯存,這便是鳳香型白酒的來歷,也是其在十二大香型白酒中獨樹一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