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Georges Truc老先生又蹲下去,我們以為他又會做出什么驚人之舉,因此也連忙蹲下去。只見他用小鋤頭猛砸一塊巨大鵝卵石,好不容易砸開了,鵝卵石的橫斷面在南法明媚的陽光下像金沙那樣閃閃發光很漂亮。這,就是石英石材質。有些鵝卵石的橫斷面雖然也一樣閃閃發亮,但色澤有點發黃,因為那是被氧化了。
Mr. Georges Truc老先生帶我們看的第三種土質就是早于大河流過之前的海洋之沙。那是地理學中的上新世沙土,就像海邊的沙子一樣濕濕的,但顏色較深像紅糖,也很細膩濕潤。捧在手中,同行有人問這沙子是否可以吃。Mr. Georges Truc老先生笑了:“如果你想身體不適地回到中國,就吃吧。”
這種葡萄園,地下50米盡是這種上新世沙土,富含維生素又松軟,因此葡萄樹可以扎根很深。在教皇新堡Chateau de la Font du Loup酒莊的葡萄田里見到的沙土也是這種沙土。Tavel與教皇新堡毗鄰,兩者的土質其實一樣。
葡萄酒的風味和口感與Terroir息息相關,那么這三種不同類型的土壤釀出的酒又有什么不同?Mr. Georges Truc老先生說:“坂巖釀出的酒強烈直接,帶有礦物質味;鵝卵石釀出的酒強烈濃郁,帶有辛香料氣息;沙土釀出的酒則細膩圓潤、優雅柔滑。有些酒莊會用同一塊地的葡萄釀一款桃紅酒,而有些酒莊則會用這三塊不同的地的葡萄釀一款桃紅酒,風格多樣。你們待會品嘗時就能感覺到了。”
La Cave des Vignerons de Tavel是當地一家合作社性質的酒莊,由好幾家酒農聯合創立,收購當地酒農的葡萄進行統一釀酒,統一規格,統一酒標,統一名稱,統一出售,成本與收益大家分攤,因此其釀出的酒讓我們嘗到了來自坂巖、鵝卵石、沙土以及混合了這三種土壤的葡萄酒。確實是四種迥然不同的風格,但是都帶有桃紅酒特有的豐富果香與可愛酸度,清靈秀氣。來自坂巖的Tavel Les Lauzeraies清爽帶有礦物質味,來自鵝卵石的Tavel Cuvee Royale強烈濃郁,來自沙土的Tavel Cuvee Tableau細致如沙,而Tavel Cuvee Different則是精選來自坂巖、鵝卵石和沙土三種土壤的葡萄釀制的有機酒,稍強勁又不缺乏細致柔雅。
在參觀La Cave des Vignerons de Tavel的釀酒車間時,酒莊負責人Laure Michel Poisson女士向我們解密了Tavel桃紅酒比一般桃紅酒厚重、耐久存以及擁有古銅色光澤的原因。這歸根于Tavel那獨一無二的釀酒方式:前期,葡萄帶皮浸泡兩三天后,保留放出的葡萄汁;后期,桶中余下的酒則按紅酒那樣釀制,壓榨后在13-14攝氏度低溫發酵10-15天。然后將前期浸泡得出的葡萄汁與后期按紅酒方式發酵的葡萄酒調配一起。前期的葡萄汁賦予了其細膩果香、清新口感與足夠酸度,后期的葡萄酒則賦予了其層次、架構與強勁酒體,因此這就形成了Tavel桃紅酒與別的桃紅酒不一樣的重酒體、耐久存和一系列色澤,包括他們常津津樂道的古銅色光暈。
厚實的口感,在桃紅酒中有些硬得霸道;年輕時飲用當然好,若陳年也耐久存,放上10年8年不是問題。這也是Tavel人津津樂道的兩點。眾所周知,桃紅酒以其不夠傳統嚴肅和粉紅輕佻這一特征面對市場時一直比較尷尬。雖然對厚重酒體的偏好只是現當代的事,但在這影響下桃紅酒的市場就顯得黯淡。然而Tavel的桃紅酒卻擁有人們喜好的厚重酒體,也迎合了人們愛久存的偏好,這,也是Tavel桃紅酒的市場切入點。
若還有一點是Tavel人津津樂道的,那就是Tavel的桃紅酒擁有太多貴族皇室的光環。雖然桃紅酒面對當今市場有些尷尬,但Tavel從來不缺少光輝的史章。那位男生女相、以驚人美貌、高超謀略和冷酷手腕著稱的法國國王腓力四世游經Tavel時,當地人向他獻上一杯桃紅酒,他騎在馬上一飲而盡,拋下一句流傳數百年、讓Tavel人一直津津樂道的著名廣告語:“好酒唯有T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