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物質品質的追求也越來越高。節日里,三五好友相聚時,酒當仁不讓的成為了餐桌上的主角。酒不但是一種飲用需求,也是交際的媒介。生活中,有很多經常喝酒的人把陳年老酒視為珍寶。那么,我們平時喝的酒有保質期嗎?是不是放置的時間越長,說明越好呢?這個問題,今天終于有答案了。
酒,到底會不會變質?
首先,我們要知道,所有的物品保質期是保證在這個時間段的使用或是食用的效果,而不是找表著過了保質期就不能使用,在保質期當中這個產品的質量是可以得到擔保的,只要在保,就能放心安全的使用。不過在我國,白酒往往是沒有保質期的,但這不代表白酒不會變質,也不代表它可以永久的儲存。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白酒為什么可以不設保質期?
白酒不標保質期是按國家規定來的,也就是只要酒精度大于等于百分之十的酒類可以不標保質期,主要是微生物是無法在這些酒類繁殖的。而高度的白酒因為酒精濃度更高,就很難存在微生物使其變質的現象,所以通常不為白酒設置保質期。
酒越陳年,味道就越香?
都說酒香巷子深,一壇老酒陳年釀,壇蓋一開酒飄香。剛制作出來的酒,確實要放一段時間后味道才會更好,因為酒當中的醇類會和有機酸一起反應,會產生物殊的味道,一定程度后就成為了酒香。也就是平時為什么酒放置時間長,就有香味的原因。通常優質的酒類因為酯化反應比較慢,所以通常貯存3、4年也是有的,風味好的也可能要更長。不過這類酯化反應到達巔峰后就會逐漸平衡,所以就算放的時間再長,味道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了。像一些陳年佳釀,若是保存得當,其實十年、二十年的都差不了多少。
白酒會過期嗎?沒有保質期的白酒,就意味著能無限期存放?
并不是所有的酒,存放越長就越香。對于沒有保質期的白酒,很多人覺得喝不完就放著,反正也不會過期,因為它本身就沒有保質期。但其實,我們是無法保證白酒自身的成分會不會有變化的,因為如果存放時間久,存放不得當的話,很易導致酒味變淡、揮發損耗增大等問題,還是有風險的。
如果是香型的白酒儲存五年,它的口感和香味就會有所降低。通常五十三度以上的酒能進行長時間儲存。因為這類白酒,當中酒精和水分子易結合,放的時間長易散發醇香。不過如果是低于五十三度的酒,存放過久,不但口感差,還易發臭。雖說白酒如果度數夠高,存放沒什么問題,但是最佳飲用的時間最好還是控制在十五年以內,如果超過的話,最好就不要喝了。很可能會給肝臟帶來過大的負擔,不利于身體健康。
所以對于白酒來說,確實不存在保質期,但是如果要論口感和健康飲用時間來說,還是要在一定的年限內喝完,因為放的時間長了,不僅不會更香,反而可能會給身體帶來害處。如果是自己釀的酒,注意制作方法和保存方法的,或許存放的時間可以更久一些,但是市面上很多的酒,難以保證品質,并不是放的久了就能稱得上陳年佳釀的。我們要注意識別,并且不要喝放置時間過長的酒類,特別是已經打開很久的酒,最好不要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