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起年輕的葡萄酒,我更喜歡喝老年份的,家里也收藏了不少。
可并不是每瓶老酒都值得喝,有一些由于年代太過久遠保存狀態不佳,收藏的價值遠遠大于喝的意義。
一瓶老年份葡萄酒現在的狀態怎么樣,主要看它過去這幾十年里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保存的。比如我們說婚姻幸福的女性會顯得更年輕,那么在低溫低光高濕度的地窖里保存的老酒狀態肯定會更好。如果僅從標簽和瓶身是否完整干凈上來判斷,是無法得知它這幾十年過的究竟是顛沛流離水深火熱的日子,還是歲月靜好?
在決定是否收藏一瓶老酒之前,我們還可以從以下這四個方面來考慮:
有陳年能力的高端葡萄酒一般都是用的軟木塞,如果您要收藏的十年以上老年份葡萄酒是用螺旋金屬蓋,那就算了吧!雖然現在有很多的大酒莊和品酒達人為螺旋蓋正名,但是抗不住它就是不透氣啊。不透氣,酒就無法和氧氣進行微交流,還談什么陳年?好了,再扯下去就是題外話了。
如果存放的時候,瓶子是立著放而沒有平放,酒就無法與軟木塞接觸保持木塞的濕潤。長此以往,木塞就會變得越來越干燥,造成酒液輕微外泄現象。一瓶酒有沒有外泄還是比較好觀察的,由于瓶口都會有一層包裝,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細心查看包裝紙上是不是有紅色污漬。如果有的話,就不要買了。
如果您是在酒莊直接購買的老年份葡萄酒,除了保存狀況可以肯定以外。負責任的莊主還會給老酒兩個福利,一來:給15年到20年歲之間的老酒給換個瓶塞。二來,給30歲以上的老酒進行添酒。享受過這兩個福利待遇的老酒無一例外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容光煥發。
瓶頸處酒液的高度是最能判斷葡萄酒是否保存良好的標準。今天在一些比較知名的拍賣會上,都會把酒液高度詳細寫在拍賣實物描述手冊上。
如果是一瓶三十歲以下的老酒,它瓶頸處酒液的高度越高,那么酒的保存狀態就越好。
超過三十歲,葡萄酒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自然揮發掉一些,瓶頸處酒液的高度肯定會降低。所以如果您遇到酒液高度仍然與新酒無異的三十歲老酒,那么就需要詢問下莊主是否重新添過瓶,否則很有可能是假酒。
不論任何年齡,如果一瓶老酒中酒液高度已經下降到瓶肩以下,那么這瓶酒有很大可能沒有保存好,已經漏氣和氧化了。這樣的酒,象征意義遠遠大于喝的意義。
肉眼觀察一下酒液是否變得混濁或者有類似棉絮狀的異物出現,這類葡萄酒通常受到細菌感染而變質。
我們這里討論的異物,當然不包括白葡萄酒中形成的結晶沉淀以及紅葡萄酒中形成的紅棕色沉淀。這些通常是酒石酸鹽沉淀,完全不影響葡萄酒的品質和口感。在侍酒的時候進行潷酒就好了,完全不需要大驚小怪。老紅葡萄酒中若是沒有“酒渣“,那才更可疑呢!
世界上的佳釀何其多,我們這里僅以波爾多為例。
首先,可以從葡萄品種調配比例里小窺一二。眾所周知,赤霞珠不論是單寧還是酸度,都比波爾多其它紅葡萄品種要強勁,所以陳年能力會更強。而右岸用得更多的是美樂葡萄,美樂比赤霞珠更容易達到成熟,而且成熟的時間會比較快一點。
這樣一分析,會得到這么一個答案,那就是左岸的葡萄酒比右岸的陳年能力要更強。并且同是左岸,赤霞珠調配比例較高的葡萄酒比赤霞珠比例低的葡萄酒陳年能力要更強。
當然,這只是一種很簡單的歸納,事實上還要根據釀造方法和每個酒莊的實際情況才能知道。
其次,可以從年份上來判斷一二。上世紀波爾多出了幾個“世紀好年份“,其中最讓人念念不忘的應該有1929年,1945年,1970年和1982年等。波爾多的老對頭勃艮第酒商曾經這么調侃過,“在波爾多,只有赤霞珠完全成熟了才算好年份,可惜的是赤霞珠每十年才熟一次。”可見真正值得收藏的年份少之又少。年份不好的酒,早早就走了下坡路,就不要開來喝了,堵心。
最后,從產區來看陳年能力其實一目了然。村莊的自然比小區的強,小區的又比大省的更強。也就是說,波雅克村莊肯定強過梅多克葡萄酒,而梅多克葡萄酒肯定會強過波爾多高級葡萄酒。
記得曾經在悟空問答上看到一題,有人從倉庫里翻出來一瓶十年以上的高級波爾多(Bordeaux Supérieur),問是否還能喝。竟然被回答價值數千以上,口感好過新酒,也是呵呵噠。高級波爾多的適飲期能超過三年,大新聞啊。
如果您是買來自己喝的話,有必要按照以上的幾點建議細心考察后再購買,不然很有可能喝到類似于酸梅湯,臭雞蛋水和蘑菇味道的奇葩飲料。
當然,如果是買來送人的,那么禮“重”情義也重。只是送的時候強調一下,最好不要喝,放家里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