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質上來說,葡萄酒是一種農產品,它跟許多食物一樣,其味道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產生變化。對于葡萄酒愛好者來說,判斷一瓶酒究竟應該在什么時候飲用味道最佳,可以說是一大難題。許多酒評家在評論一款葡萄酒時,大多數也會加上一條“適飲期”的建議。那么,究竟應該如何判斷葡萄酒的適飲期呢?
葡萄酒為什么有適飲期?
葡萄酒在裝瓶后,雖然已經跟外面的空氣隔絕,但酒瓶中的酒和空氣仍然會持續發生化學反應,例如:
酒里面的單寧和色素會與酒瓶里面的氧氣產生化學變化,形成細小的沉淀物,導致酒色變淡;
酒里面的酒酸和酒精也會跟氧氣產生化學反應,釋放酒里面的芬芳;
酒的香氣和口感本身也會隨時間而改變。
從理論上來講,任何葡萄酒在裝瓶后都會產生一些風味上的變化,但這并不代表所有的酒都適合陳年。葡萄酒大師杰西斯•羅賓遜(Jancis Robinson)就認為,所有葡萄酒中,只有最頂級的那1%具有10年或者20年以上的陳年潛力。
絕大多數葡萄酒在裝瓶6個月后就開始慢慢失去果香,而果香正是年輕葡萄酒最大的魅力之一。
不同葡萄品種的適飲期
雖然大部分葡萄酒并不適合陳年,但是具備陳年潛力的葡萄酒也并不那么罕見。就算在超市里面,我們也可以輕易買到可以長時間陳年的葡萄酒,尤其是紅葡萄酒,不過代價就是要付出更多的金錢罷了。
一般來說,對葡萄酒的陳年潛力起決定性作用的,是葡萄品種。也就是說,不同的葡萄品種其“適飲期”也大不一樣。例如,白葡萄品種絕大部分不適合陳年,應該在兩年內飲用,而紅葡萄品種則具備相對較強的陳年能力,因此適飲期也往往比較長。
以下是一份各主要紅葡萄品種的適飲期指南,可供各位葡萄酒愛好者參考: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需要注意的是,一瓶酒的具體適飲期,還會受到許多其它因素的影響,例如年份、產區、貯存條件等等,因此以上表格的數據也“僅供參考”,就像酒評家的建議一樣。
總而言之,如果你不是葡萄酒發燒友,對葡萄酒的復雜和優雅程度有著非同一般的執著的話,大可不必對一瓶酒的準確適飲期過于糾結。如果你發現酒柜里有一瓶酒不知該何時飲用,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馬上拿起酒刀開瓶享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