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一直是風口浪尖的敏感話題,從本質來說葡萄酒也是一種食品飲料,既然礦泉水都有保質期,那么葡萄酒的保質期是多久呢?
背標上的時間就是葡萄酒保質期嗎?
我們平常在購買中會發現,背標上標注的保質期通常為10年(也有15年或20年)。
但在其他國家,葡萄酒一般不存在保質期一說,沒有保質期的概念。
“10年”的期限,其實是因為2016年之前我們國家有明文規定,必須在標簽上注明保質期,而且大家普遍也擔心沒有保質期就是不合格的產品。
但需說明的是:從2016年10月1日起,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的規定。葡萄酒、烈酒、汽酒、加香葡萄酒、國酒以及起泡酒還有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10%的飲料都不需要標示保質期。
如果還不能說服你,可以看下除了保質期以外,葡萄酒通常還會寫葡萄酒的年份,葡萄酒的年份即是指葡萄的采摘年份。
由于在不同的年份里,葡萄的生長環境不盡相同,因此采摘的葡萄質量也會參差不齊,這會直接影響葡萄酒的品質。
這也是為什么人們在說到拉菲時,一定要在前面加個“1982年”(1982年是個世紀最佳年份)的緣故。
葡萄酒不看保質期,看什么?
葡萄酒通過釀造發酵培養與熟成,一般還需要熟成一段時間才會到達最佳飲用期,之后慢慢進入衰老期。
這個周期可以用拋物線來直觀感受下。
當葡萄酒進入衰老期時,也就說這瓶葡萄酒的香氣、風味、口感等已經慢慢喪失,不值得品嘗了。
所以,我們最好在一瓶葡萄酒達到最佳飲用期時將其喝掉,而不應該以保質期為準。
如何判斷出一款酒的最佳飲用期?
一款酒在什么年限里飲用是最佳,沒有特別的死板的規定,需要不斷的去品嘗。
通過品嘗,才能感受和判斷一瓶酒的高峰期,低峰期。
而且每一個人喜歡的風味不一樣,有人喜歡老一點,成熟一點的口感,會覺得這個酒在十年或者十五年以后才是他的最佳飲用時期。
而有些人喜歡輕爽,年輕一點的口感,則會認為,這個酒在五年或者八年的時候是它的最佳飲用時期,所以給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期通常只能給出一個通用的建議。
什么樣的酒具備陳年潛力?
通常,具備良好陳年潛力的葡萄酒具備以下特點之一。
酒體濃郁,單寧含量高、酸度高、含糖量高、酒精度高。
令人遺憾的是,大部分的葡萄酒的適飲期都在1至5年以內,優質葡萄酒才具有5至10年的陳年潛力,而只有少量的頂級葡萄酒才具有10年以上的陳年潛力。
白葡萄酒的陳年潛力與紅葡萄酒相比都是比較有限的,不適宜存放過久。
影響陳年因素有哪些?
葡萄品種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款葡萄酒的酒精度、酸度、單寧和酒體濃郁度,所以它是影響葡萄酒陳年潛力最基本的因素。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西拉(Syrah)、丹魄(Tempranillo)和內比奧羅(Nebbiolo)等品種釀造出的葡萄酒陳年潛力較好。
而佳美(Gamay)、梅洛(Merlot)等品種釀造的葡萄酒一般應該在年輕時飲用。
葡萄的品質是決定葡萄酒品質的前提因素,與種植葡萄產區的氣候、土壤、培育以及年份等因素息息相關。
簡單說如果當年氣候條件好,沒有意外的天災或蟲災,該年的葡萄品質就會好于其他年份。
相同品種的葡萄,因好年份品質更佳,所釀造出的葡萄酒的陳年潛力也更好。
葡萄酒品質除了和葡萄有關,還與生產葡萄酒的釀造工藝、釀造設備以及釀酒師采用的手法有很大的關系。
一般經過橡木桶釀造的葡萄酒要比未經過橡木桶的葡萄酒陳年潛力更佳。
存儲環境將酒存儲在涼爽、恒溫、通風的環境中較利于陳年,具體注意一下幾點。
溫度,理論溫度12度左右;避光,因為紫外線會使葡萄酒早熟;避免過度振動水平放置;保持軟木塞濕潤防止空氣進入產生氧化;避免過于潮濕細菌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