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釀網配圖
日本擁有100多年的葡萄酒釀造歷史,但是從世界水平來看,還處在起步階段,“國產”葡萄酒在日本幾乎不怎么受歡迎,市場份額只有區區8%。然而,由100%國產葡萄釀制的日本葡萄酒近年來已經進入美國和歐洲市場,這使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日本葡萄酒行業。下面佳釀網小編為大家介紹日本葡萄酒及葡萄品種。
日本葡萄酒的特點
日本葡萄酒產業的啟動是在日本明治維新的19世紀60年代后期,山梨縣于1875年的第一次正式生產出了本地的葡萄酒。有趣的是日本開始從歐洲引種釀酒葡萄,由于經歷了數次嚴重的病害,從歐洲引種的葡萄幾經滅絕,后改為從美國引種抗病力強的葡萄。直到二戰結束后,隨著日本國內掀起的農業革命浪潮,葡萄酒產業開始逐漸成長壯大。特別是影響全國的“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運動,使得多個地區的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業有了很大發展。不過那時相對于日本大量進口國外的瓶裝葡萄酒和原酒而言,日本國內的葡萄酒產量仍然是微不足道。
日本葡萄酒品種的獨特之處
日本葡萄酒品種的口味非常的符合日本人的飲食習慣,在最初的時間,日本人并不喜歡葡萄酒的酸澀味,而是喜歡甜蜜的口味,所以,在釀造本地的葡萄酒時,日本人大量添加白糖使葡萄酒飲用起來溫和“甘口”。因此,本地的消費者對日本葡萄酒的認知就是那種有酒精味香甜的葡萄糖水。
在經過了多年的發展之后,日本葡萄酒品種有了非常大的改變。
山葡萄及其改良品種:日本本土原生的山葡萄品種有16種之多, 由于這些原生的山葡萄品種酸度高含糖量低,因此目前已很少被日本葡萄酒生產企業用于生產葡萄酒,而在北海道地區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在使用本地原生山葡萄與國外釀酒葡萄、本土鮮食葡萄嫁接改良的葡萄品種來生產中、低端葡萄酒。
白葡萄品種:在日本廣泛栽培的釀酒白葡萄品種有甲州、霞多麗、賽美容、長相思、雷司令、瓊瑤漿、白比諾、科納(Kerner)、尼亞加拉(Niagara)等。
甲州葡萄:這是在日本最有名的也是栽種最多的一個本土白葡萄品種。甲州葡萄皮色粉紅,易于日本本州地區栽培,既可以鮮食又可以釀酒。盡管甲州葡萄不屬于優質釀酒品種,但它畢竟是日本有可能釀出好酒的日本本土原生釀酒葡萄品種,因此經過日本葡萄酒界的多年不懈努力和日本農業科技研究人員的大力配合,通過改良釀造工藝和設備等手段,終于用甲州葡萄釀出了使國內外葡萄酒界認可的高品質白葡萄酒。
紅葡萄品種:在日本廣泛栽培的葡萄品種有美樂、赤霞珠、黑比諾、西拉、茲威格(Zweigelt)、特羅靈格(Trollinger )和日本培育的Muscat Bailey-A等。
Muscat Bailey-A (マスカットべリーa ):這是一個紅葡萄品種,是由日本的川上善兵衛(1868-1944年)引種到日本新瀉縣的。川上的目標是選育一個適應日本的氣候的葡萄品種。他雜交“Bailey/ベーリ”葡萄與“玫瑰香”葡萄得到了Muscat Bailey-A ,后來這個品種被廣泛的在日本栽培。此外,川上還開發“黑皇后(ブラッククイーン)葡萄。近年來,Muscat Bailey-A葡萄還采取晚收風干的辦法釀造甜型葡萄酒。Muscat Bailey-A還與歐系品種混釀,生產出具備波爾多、勃艮第風格的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