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屬于新世界產酒國中的翹楚,它的釀酒歷史雖然只有兩百多年,但是發展非常迅速。目前已成為世界第六大葡萄酒生產國,繼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之后的第四大葡萄酒出口國,其葡萄酒出口到世界上的120多個國家。澳大利亞葡萄酒產區廣闊,品種多樣,學習起來相當費神。不過,有了下面佳釀網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這張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圖文并茂的學習卡片,你就可以輕松掌握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產區和品種情況!
1788年,第一批葡萄藤由第一艦隊(First Fleet)帶到澳洲大陸,從此開啟了澳大利亞葡萄酒的光輝歷史。到19世紀50年代,維多利亞州(Victoria)、新南威爾士州(NSW)和南澳(South Australia)都出現大片大片的葡萄園。
現在,澳大利亞共有2,300多家葡萄酒公司,葡萄酒生產量名列世界第六,是繼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之后的第四大葡萄酒出口國,其葡萄酒出口到世界上的120多個國家。
澳大利亞葡萄酒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當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澳大利亞跨兩個氣候帶,約可分為兩個氣候區。西澳、南澳、維多利亞州和塔斯馬尼亞州冬春兩季降雨較多,夏季和初秋較為炎熱,秋季來臨較早。這些地區受海洋影響較大,晝夜溫差不大,熱積累有利于提高葡萄酒的質量。而昆士蘭州與新南威爾士州由于受熱帶氣候影響,溫度較高,濕度較大,全年降雨分布也較均衡,十分有利于葡萄的生長。
澳大利亞的葡萄品種非常多樣化,可以釀造出豐富多彩、風格各異的葡萄酒。其中,巴羅薩谷(Barossa Valley)的老藤西拉(Shiraz)葡萄酒酒體飽滿,口感柔和,香氣充沛,酒精度高,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庫拉瓦拉(Coonawarra)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在紅壤(Terra Rossa)的滋養下,發展出極具標志性的桉樹葉風味,結構異常突出,香氣極為濃郁;伊頓谷(Eden Valley)和克萊爾谷(Clare Valley)的雷司令(Riesling)葡萄酒天然高酸,帶有經典的汽油味和酸橙味,陳年潛力極佳;獵人谷(Hunter Valley)的賽美蓉(Semillon)葡萄酒則被譽為“新南威爾士州的雷司令”,具有長達20多年的瓶中陳年能力,陳年后可以發展出蜂蜜和烘烤的香氣;阿德萊德山區(Adelaide Hills)的霞多麗(Chardonnay)和黑皮諾(Pinot Noir)葡萄酒也在世界上廣為人知。
澳大利亞葡萄酒產區廣闊,品種多樣,學習起來相當費神。不過,有了下面這張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圖文并茂的學習卡片,你就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輕松掌握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產區和品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