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葡萄酒來說,橡木桶的重要性,可能僅次于葡萄。就像100年前張裕公司“雙麒麟”商標的設計元素,就是兩只麒麟滾著一只橡木桶,橡木桶下面飾有葡萄和葡萄葉。
讓我們通過10個數字,來認識一下橡木桶吧!
220年
收藏于德國特里爾市古羅馬博物館的“諾依瑪根運酒船”古墓石雕可以證實:至少在公元220年之前,人類就使用桶型容器裝葡萄酒了!歷史學家們普遍認為,木桶最初是運輸葡萄酒的容器,桶型設計就是為了便于滾動搬運。后來人們發現,經過漫長的儲運及長期儲存,桶里的酒更加好喝了。于是,木桶逐漸演變為一種完善酒質、豐富風味的釀酒設備。
在13世紀的《偷喝葡萄酒的修士》等彩色繪畫作品中,木桶的結構、造型和尺寸已基本接近現在常見的橡木桶。
1847年
法國畫家讓•弗雷德里克•巴齊耶在1847年創作了一套職業技術教育宣傳畫,涉及當時的30種熱門職業,包括面包師、裁縫、屠夫、石匠、箍桶匠……每種職業的關鍵技術細節及工具都用一幅畫來表現。
160多年前的箍桶匠的做法和工具,至今依然通用。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畫面中有一位箍桶匠,正在烘烤初具雛形的橡木桶。
100-150年
用于制作橡木桶的橡樹原木,樹齡達到100年才能成材。張裕公司總工程師李記明博士的專著《橡木桶——葡萄酒的搖籃》指出:“原木理想的樹齡是100-150年。”樹齡不足100年,物理密度和化學成分達不到要求;樹齡超過150年,則有枯朽之虞。
1立方米
在法國,一棵成材橡樹的木料,只能劈出1立方米可以加工為桶板的板材,利用率僅有20%,僅夠制作兩只容量為225升的橡木桶。
制桶之前,還需要對板材進行至少1年以上的雨淋(含人工噴淋)、日曬、風干,為的是增強板材的機械抗性、消除可能存在的異味、降低單寧的生澀感。
225升
最常見的紅酒是赤霞珠,最常見的橡木桶是225升的波爾多桶。一桶可以分裝300瓶(750毫升標準瓶)。
此外,其它產區還有多種規格的橡木桶,比如228升(勃艮第)、522升(葡萄牙)、600升(教皇新堡)、1000升(摩澤爾)、1200升(萊茵河)……
652歐元
適用于制作橡木桶的橡樹原木,主要有法國橡木和美洲橡木。法國制桶行業聯盟現有51家制桶企業,2014年總共制作橡木桶524500只,銷售總額達3.42億歐元。這意味著一只橡木桶平均652歐元,約合人民幣4530元。
據統計,張裕公司僅在2012年就購置橡木桶13800只,各大酒莊使用的橡木桶主要有法國的圣哥安(Seguin Moreau)、博特(Boutes)、納達利(Nadalie)、戴普斯(Demptos)、維卡(Vicard)、索里(Saury)等知名品牌。
73種風味
英國《潷酒器》雜志(Decanter)在10年前介紹過一種“橡木桶香氣輪”,把橡木桶為葡萄酒賦予的風味分為“橡木衍生的風味”和“烘烤衍生的風味”兩大類。其中,“橡木衍生的風味”包含5個子類共31種風味,“烘烤衍生的風味”包含7個子類共42種風味。整個輪盤合計73種風味,包括我們熟悉的香草味、奶油味、椰子味、焦糖味、肉桂味、皮革味、薄荷味、煙草味、燒烤味、烤面包味……
70%-80%
烘烤可調節桶板的物理結構和化學成分,是橡木桶制作過程中的主要程序。根據烘烤程度,一般分為LT(輕度烘烤)、MT(中度烘烤)、HT(重度烘烤),以及ML(中度延時烘烤)、M+(中度偏重烘烤),有時甚至還會根據客戶需求加上TH(桶底兩端烘烤)。這些縮寫字母通常會印在桶底外端。美國橡木桶研究專家吉姆•史旺博士研究認為:“橡木風味的形成,烘烤占了70%-80%的因素。”
6~24個月
法國規定,只有在橡木桶內陳釀6個月以上的葡萄酒,才能在酒標上標注“在橡木桶內陳釀”。
西班牙里奧哈優質法定產區管委會規定:酒標上標注“特級陳釀”的紅酒,至少需要經過2年橡木桶陳釀和3年瓶裝窖藏。
常見的橡木桶陳釀時間為6個、12個月、16個月、18個月、20個月、24個月不等。
200%新橡木桶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上一些明星酒莊流行“200%新橡木桶”概念,英國著名酒評家安德魯•杰佛在《紅酒圣經》(臺北定星石文化公司翻譯出版)解釋如下:“這表示不僅所有的酒都直接倒入新橡木桶,而且在第一次濾渣后,又再一次倒入新木桶中。”
事實上,盡管橡木桶的作用很大,但并不意味著橡木桶越新越好,也不意味著在橡木桶內陳釀的時間越長越好,而是要根據葡萄品種和酒質,科學地去選擇橡木桶的新舊比例(新桶與舊桶搭配)、烘烤程度(重度、中度、輕度)以及陳釀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