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釀網配圖
旭金堡酒莊是波爾多格拉夫產區巴薩克品質僅次于滴金酒莊(chateau d'Yquem)的另一個名莊,它位于滴金酒莊北邊。如同波爾多其他的很多古老酒莊一樣,旭金堡酒莊的確切歷史起源現在已無從得知,不過,這塊土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后期。旭金堡酒莊在1855年波爾多官方評鑒表中名列頭等,也是蘇玳地區除滴金酒莊之外另一個著名的以生產貴腐葡萄酒著稱的酒莊。
旭金堡酒莊的城堡距離加龍河3,000米,是一座王宮式樣的建筑,于17世紀由著名建筑師,也就是設計凡爾賽宮的諾特(Le Notre)所設計,在周遭的林蔭大道及噴泉公園的映襯下,更顯氣派非凡。倫納德•蘇特羅(Leonard de Suduiraut)是當時的關鍵人物。倫納德•蘇特羅在當時是波爾多的一名國會議員,1580年他與妮可•阿拉德(Nicole d’Allard)結婚,而妮可的家族擁有現在酒莊所處的這塊土地。當然,現在的酒莊并不是16世紀時這對新婚夫婦所住的地方,而是在很多年之后才建立的。
旭金堡酒莊建造的城堡主要是為了響應當地州長杜克•埃佩農(Duc d’Epernon),他當時正遷怒于蘇特羅家族并且想要消減他們的財產,因此強迫他們重新設計和建造酒莊。在這個過程當中,倫納德•蘇特羅的孫子布萊斯•蘇特羅伯爵(Comte Blaise de Suduiraut)建造了一個波爾多性能最全,由原始而優雅的兩層黃綠色小樓環繞的酒莊,至今,那個兩層的黃綠色小樓仍是酒莊的一個顯著標志。
布萊斯•蘇特羅伯爵的女兒瑪麗•安(Marie-Anne)在其去世后繼承了他的遺產,不過在瑪麗•安去世后,財產卻由她的侄子約瑟夫•羅伊(Joseph du Roy)繼承。這也是“Ancien Cru du Roy”的起源,直到現在,這個短語還是能在旭金堡酒莊的酒標中看到。之后,酒莊第一次被傳給了國會議員讓•羅伊(Jean du Roy)。1788年,酒莊又傳給了路易斯•紀堯姆•羅伊(Louis-Guillaume du Roy)。在路易斯去世后,其遺孀瑪麗•露絲(Marie-Rose-Louise Le Tellier)繼承了酒莊。
到了19世紀中期,由于瑪麗并沒有繼承人,所以她把財產都贈送給了她的管家尼可拉斯•艾德姆•吉洛特(Nicolas Edme Guillot)。19世紀末,旭金堡酒莊又轉到工程師弗瑞(de Forest)家族手中。1940年,酒莊由一個富有的企業家利奧波德•風格尼(Leopold Fonquernie)接管。
利奧波德•風格尼精心管理著旭金堡酒莊,自20世紀40年代起將酒莊經營得有聲有色。可惜自從他晚年至1974年去世為止,酒莊因缺乏人照料,一蹶不振,連1976年這個難得的好年份,酒莊出產的酒也令人連呼“糟蹋了1976年”。幸好利奧波德•風格尼的女兒福洛音(M.Frouin)力圖振作,聘請著名釀酒師巴斯克(Pierre Pascaud)大力整頓,終于振衰起弊,釀造出可以與滴金酒莊勉強一搏的甜酒。酒莊1982年、l988年、l989年與l990年所產的貴腐酒,就連行家也會誤以為是滴金酒莊酒。1992年,AXA-Millesimes集團收購了酒莊,至此風格尼(Fonquernie)家族與旭金堡酒莊的緣分到了盡頭。
旭金堡酒莊占地200多公頃,是蘇玳產區最大的葡萄園之一。葡萄園位于海拔25-50米的丘陵之上,面積為92公頃,表層土壤為粘土、石灰石、碎石和沙子,深層土壤為泥灰與石灰土。因地處潮濕,常通過挖井的方式來改善排水問題。葡萄園每公頃種植約6,900株葡萄樹,平均樹齡為25年,葡萄品種的種植比例為賽美蓉(Semillon)92%、長相思(Sauvignon Blanc)7%、灰蘇維翁(Sauvignon Gris)1%,年平均產量為每公頃1,200至1,500升,是滴金酒莊的2倍左右。
旭金堡酒莊葡萄收獲時會進行分次采收。陳釀期的前兩年半是在四成全新的小木桶中度過,之后1年的時間則在大木桶中繼續熟成。旭金堡酒莊的頂級佳釀非Creme de Tete-Cuvee Madame莫屬。這是將頂好年份最好的葡萄挑選出來釀制的酒,所以可稱為精選酒。本酒首次出現在1982年,原料只限在當年9月15日采收的葡萄。Creme de Tete-Cuvee Madame陳釀時被存放于24個小木桶里,其余的釀造過程與一般緒帝羅酒無異。該酒的品質可以媲美滴金酒莊,所表現的平衡與層次接近完美。酒中蘊含有烤水果與蜂蜜的味道,并且可以輕易地保留30-50年而不失其味。但產量極少,例如1982年僅出產了4,860瓶,即使豐收的年份也不超過12,000瓶,該酒可說是緒帝羅酒莊的驕傲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