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波爾多的一級名莊,大家可能會想到拉菲(Lafite)、拉圖(Latour)、侯伯王(Haut-Brion)……可是你也許不知道的是,在波爾多,還有一個超一級酒莊凌駕于這些一級莊之上,它就是滴金酒莊(Chateau d'Yquem),滴金還是世界頂級名莊中最“任性而為”的酒莊之一,它有任性的資格,也有任性的資本,更有任性的理由!下面佳釀網小編為大家介紹滴金酒莊最任性的一面。
滴金酒莊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它也是最“任性”的酒莊,在面對重大選擇時,視錢財如無物,堅持質量第一,因而生產出世界上最昂貴的葡萄酒之一。
滴金酒莊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至12世紀,到1785年時,通過聯姻的方式,酒莊成為國王路易十五的教子路易斯-阿米蒂·德·呂爾-薩呂斯伯爵(Comte Louis-Amédée de Lur-Saluces)的產業。從那時候開始一直到1997年的200多年里,滴金酒莊一直由呂爾-薩呂斯世襲伯爵家族掌管。非凡的歷史奠定了滴金酒莊“任性”的第一個基礎!
1855年,在轟轟烈烈的在巴黎萬國博覽會(Exposition Universelle de Paris)期間,拿破侖三世授命波爾多葡萄酒商會給波爾多梅多克的干紅葡萄酒酒莊以及蘇玳和巴薩克的甜白葡萄酒酒莊進行評級。所有酒莊中,滴金是唯一一家被冠上“超一級”(Premier Cru Supérieur)封號的酒莊,其他所有酒莊都臣服于它之下。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滴金酒莊擁有了“任性”的底氣和資格!
1997年,法國奢侈品牌路易威登集團從龐大的呂爾-薩呂斯家族手中購買了滴金酒莊,不過當時呂爾-薩呂斯家族依然具有滴金的經營權。從2004年開始,滴金的老莊主亞歷山大伯爵(Comte Alexandre de Lur-Saluces)正式退休,從此路易威登集團全權擁有了滴金酒莊。不管是呂爾-薩呂斯家族還是路易威登集團,都給滴金酒莊強大的財政支撐,讓滴金酒莊擁有了“任性”的雄厚資本!
那么,滴金酒莊到底有多“任性”呢?
一株葡萄樹所產的果實只釀一杯酒!滴金酒莊是最卓越的貴腐葡萄酒酒莊,每年9月底,酒莊的150名采摘工人穿梭于葡萄園中,把經過貴腐菌感染的成熟葡萄一顆一顆地挑選、采摘下來,采摘時間持續6-8個星期,在這段時間里,工人會反復4次到葡萄園里逐粒采摘葡萄。這樣嚴格的挑選工序,確保了釀酒原料的質量,是釀造天價佳釀的必要前提。
年份不好就放棄釀造葡萄酒!滴金的前莊主亞歷山大伯爵有一句名言:“你只有接受失去的一切,才能得到一切。”由此可見,伯爵有著哲學家的通透心竅:只有有所失,才能有所得。1910、1915、1930、1951、1952、1964、1972、1974、1992以及2012年,這10個年份里,滴金酒莊都因為葡萄的品質達不到要求而放棄釀造其貴腐甜白葡萄酒。另外,滴金酒莊的另外一款葡萄酒——滴金小“Y”干白葡萄酒,也必須滿足幾個非常嚴格的條件才能生產,并非每年都有。滴金酒莊總共才生產2款葡萄酒,在某個年份里,不管是放棄釀造正牌酒(貴腐酒)還是副牌酒(小“Y”),都勢必承擔巨大的經濟損失。然而,即便如此,滴金還是堅持本心,只專注于釀造最優質的葡萄酒,就算面臨再大的經濟損失也絕不退卻。
亞歷山大·德·呂爾-薩呂斯伯爵
保存狀態不佳的酒液放棄裝瓶!滴金酒莊的葡萄酒在釀制結束后會在新橡木桶中陳放3年以上,期間會有20%的酒液被蒸發掉。這20%的損失并不小,要知道,滴金的酒液,滴滴如金!然而,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當酒莊的主管確定葡萄酒可以進行裝瓶時,還會對其質量進行評估,只有保存狀態最佳的酒液才有資格裝瓶。在某些比較差的年份,比如1979年,60%的酒液都被淘汰;而在災難性的1978年,有85%的酒液都沒有達到酒莊的要求。如此嚴格的質量要求,固然會給酒莊帶來經濟上損失,但也是確保滴金這個金字招牌被百年稱頌的必要之舉。在面對質量這道大關時,滴金從來不屈不撓,拒絕“將就”,“任性”到極致,也可敬到極致。
正是因為滴金酒莊的種種“任性”,美國前總統托馬斯·杰斐遜(Thomas Jefferson)和俄國歷任沙皇都對滴金酒莊出產的貴腐甜白葡萄酒鐘愛有加,即使其價格高昂難匹,也依然堅持購買。可見,滴金“任性”,其買家也同樣“任性”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