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葡萄酒聲名鵲起,作品一號和蒙大維等酒莊近年來也受到中國消費者的熱捧。當然,葡萄酒卓越品質的背后離不開擁有優越風土的葡萄園。跟紅酒世界網(微信號:wine-world)了解加州盛產高質佳釀的幾個知名葡萄園吧。
說到知名的葡萄園,不少酒友們能快速想起法國勃艮第(Burgundy)大大小小的葡萄園,尤以拉塔希園(La Tache)和伏舊園(Clos de Vougeot)等33座特級園膾炙人口。事實上,在名聲大噪的美國加州(California)葡萄酒產區,也分布著數座風土優越的葡萄園,它們出產的釀酒葡萄品質十分優秀,是釀造高品質加州葡萄酒的優質原料。
喀龍園
喀龍園(To Kalon Vineyard)堪稱加州最知名也最具價值的葡萄園,出產加州最優質的釀酒葡萄。該園位于納帕谷(Napa Valley)主動脈29號公路旁、奧克維爾(Oakville)產區內,葡萄的種植最早是由加州的葡萄酒先驅漢密爾頓·沃克·克雷布(Hamilton Walker Crabb)于1868年開始的。
受揚特維爾山(Yountville Hills)的遮擋作用,這里白晝溫和,夜晚涼爽,有助于保持葡萄的果味和酸度。園內覆蓋著類型豐富、排水性能佳的土壤,不同葡萄品種可在其中找到最適宜的地塊進行種植。喀龍園所種植的釀酒葡萄品種豐富,主要以優質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長相思(Sauvignon Blanc)葡萄揚名世界。此外,園內也種植了梅洛(Merlot)、品麗珠(Cabernet Franc)、馬爾貝克(Malbec)、味而多(Petit Verdot)、西拉(Syrah)和賽美蓉(Semillon)等葡萄。
目前喀龍園的所有權分屬三方——蒙大維酒莊(Robert Mondavi Winery)、作品一號酒莊(Opus One Winery)和葡萄酒大亨安迪·貝克斯托福(Andy Beckstoffer)。其中,蒙大維酒莊于1978年獲得查爾斯庫克酒莊(Charles Krug)和麥吉爾家族(McGill Family)名下的喀龍園地塊,是三者中最大的土地持有方;作品一號酒莊則于1981年與2008年分別從蒙大維酒莊處購得共計83英畝的喀龍園地塊;安迪·貝克斯托福在1993年從柏里歐酒莊(Beaulieu Vineyard)處買下了89英畝喀龍園地塊。
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蒙大維酒莊的莊主羅伯特·蒙大維(Robert Mondavi)先生為“To Kalon”注冊了商標,于1994年又為“To Kalon Vineyard”注冊商標,這既是對喀龍園卓越風土和優秀葡萄品質的肯定,也在法律上對喀龍園產出的葡萄或葡萄酒品質做出了保護。而在葡萄酒酒標上注明“To Kalon”字樣的做法則開始于安迪·貝克斯托福,彼時成功擁有部分喀龍園地塊之后,安迪·貝克斯托福允許合作的酒莊在選用喀龍園葡萄釀成的葡萄酒酒標上標注“Beckstoffer To Kalon”。2007年,喀龍園正式受到美國農業保護地役權的轄制,規定葡萄園區域內的土地不可轉用作非農業用地。
鹿躍園
鹿躍園(Stag’s Leap Vineyard,簡稱S.L.V)位于納帕谷東側山坡的楊特維爾鎮附近,是納帕谷名莊鹿躍酒窖(Stag’s Leap Wine Cellars)名下的葡萄園。該園發展較晚,前身為納帕赤霞珠葡萄酒先驅內森·費(Nathan Fay)擁有的葡萄園,于1970年被沃倫·維尼亞斯基(Warren Winiarski)買下并改名為“鹿躍”。
鹿躍園占地36.5英畝,其中35英畝種植了赤霞珠,1.5英畝則種植了梅洛。這里有著適宜葡萄樹生長的微氣候,午后溫暖,夜晚涼爽,利于凝聚葡萄風味,累積葡萄糖分。園內土壤以火山土和沖積土為主,排水性能良好,又能儲存和反射部分熱量,有助于葡萄樹健康生長和果實充分成熟。在如此優越的風土條件之下,鹿躍園出產的葡萄酒往往有著“外柔內剛”的風格,結構層次豐富,風味集中,有明顯的多種香料氣息,還有些許火礦石風味。
1976年,在葡萄酒界大名鼎鼎的巴黎評判(The Judgment of Paris)盲品會中,鹿躍園一戰成名,自此成為加州優質葡萄園的典型代表之一。當年,鹿躍酒窖呈上了其1973年份的鹿躍酒窖23號桶赤霞珠干紅葡萄酒(Stag's Leap Wine Cellars Warren Winiarski Estate Cask 23 Cabernet Sauvignon, Napa Valley, USA)參與盲品,該酒最終打敗了1970年份的木桐酒莊紅葡萄酒(Chteau Mouton Rothchild, Pauillac, France),斬獲桂冠。這款23號桶葡萄酒的釀酒葡萄,便精選自鹿躍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