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是一個農業類國家,勞動力較便宜,加上氣候條件優異,出產的葡萄酒物美價廉。因此,智利葡萄酒也被形容為“最親民”。但在市面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智利酒雖然親民,但喝來喝去都是一個味,產區特色不明顯。其實智利有 14 個葡萄酒產區,每個產區都有自己的風格。
1、智利風土概況
智 利位于南美洲西部偏南地區,領土呈狹長帶狀分布,東邊是難以跨越的安第斯山脈,西邊是太平洋,北邊是阿塔卡馬(Atacama)大沙漠,南邊是接近南極的 荒涼之地,受惠于這樣與世隔離的自然環境,使得智利沒有受到根瘤蚜的侵害。同時得益于太平洋和秘魯寒流的影響,這里擁有非常穩定的地中海氣候,夏季幾乎沒 有降雨,從而葡萄成熟度良好且穩定,同時白天陽光充足,晚上冷涼,造就了葡萄酒果味濃郁,品質優異。
智 利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由于從北到南,跨度較大,從而形成了 4 個大產區,分別是:科金博(Coquimbo)、阿空加瓜(Aconcagua)、中央山谷(Central Valley)和南部產區(Southern Region)。這 4 大主產區下面又總共包括了 14 個子產區,出產的葡萄酒各有千秋。
2、科金博
科 金博北鄰沙漠,是智利最北的葡萄酒產區,氣候較為炎熱,常常需要灌溉,主要釀造皮斯科酒(Pisco,一種麝香釀造的蒸餾酒)。近年來開始生產一些精致細 膩的霞多麗(Chadonnay)和西拉(Syrah)葡萄酒。該產區主要包括艾爾基谷(Elqui Valley)、利馬里谷(Limari Valley)和峭帕谷(Choapa Valley)三個次產區。
(1)艾爾基谷:出產精致優質的西拉葡萄酒
艾爾基谷是智利最北的產區,這里氣候更接近沙漠性氣候,年降雨量少于 70mm,土壤主要為“棕土”,由艾爾基河的沉積物和沖積土所組成。艾爾基谷葡萄園的海拔較高,有時可達 2,000 米,但這里陽光充足,非常適合種植西拉、長相思和霞多麗等葡萄品種。
艾 爾基谷在 20 世紀 90 年代以前主要釀造以麝香葡萄為原料的皮爾斯酒,這種酒非常受智利人所喜愛,但很少有酒廠釀造靜態葡萄酒,因為人們并不看好這么高海拔的葡萄園能出產非常優 質的葡萄酒。而 1998 年,翡冷翠酒莊(Vina Falernia)在該產區成立,致力于將沙漠之地變為出產葡萄酒的綠色葡萄園,種植了西拉、長相思等葡萄品種。2005 年的智利第二屆葡萄酒年度獎(Second Annual Wines of Chile)評選中,翡冷翠酒莊的西拉葡萄酒獲得“最佳西拉獎”和“金獎”,從此,人們對艾爾基谷產區刮目相看。
(2)利馬里谷:出產優雅細膩的霞多麗葡萄酒
利馬里谷地處阿塔卡馬沙漠的邊緣,年降雨量僅為 95 毫米左右,但由于這里的葡萄園離海僅有 15-25 千米,從而清晨,空氣中籠罩著來自太平洋吹來的涼爽濕潤的濃霧,下午濃霧逐漸散去,陽光充足。整體上,利馬里谷氣候較冷涼,適合種植霞多麗和長相思等葡萄品種。
利馬里谷土壤為智利罕見的石灰巖,出產的霞多麗葡萄酒通常帶有濃郁的礦物質味,酒體細膩優雅。同時該產區也出產一些品質較優異的西拉葡萄酒。
知名酒莊:智利最知名的干露酒莊(Concha y Toro)于 2005 年以后開始在利馬里谷大規模投資葡萄園,逐漸釀造出一些品質優異的葡萄酒。
(3)峭帕谷:沒有釀酒廠,只有葡萄園
峭帕谷氣候與利馬里谷相似,白天陽光充足且干燥,夜晚涼爽,降雨量較低。該產區面積較小,不足百公頃,其葡萄園多位于巖石的山麓上,海拔較高,雖然葡萄的產量有限,但品質非常高。
目前,峭帕谷產區還沒有釀酒廠,只擁有西拉和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等葡萄園,是智利最值得期待的葡萄酒產區之一。
3、阿空加瓜
阿空加瓜位于科金博和中央山谷之間,受東邊安第斯山脈和西部太平洋這 2 種截然不同氣候影響,形成了 3 個風格迥異的子產區,分別是溫暖的阿空加瓜谷、寒冷的卡薩布蘭卡谷(Casablanca Valley)及更寒冷潮濕的圣安東尼奧(San Antonio)。
(1)阿空加瓜谷:智利頂級的紅葡萄酒產地
阿 空加瓜谷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少雨,但來自安第斯山脈吹向海邊的冷空氣和傍晚太平洋濕冷空氣在此交匯,從而夜間氣候較涼爽,非常有利于赤霞珠、西 拉和佳美娜(Carmenere)等紅葡萄品種的種植。由于溫差較大,葡萄既具有良好的成熟度,又積累一些酸度,從而釀造出的葡萄酒酒體雄厚飽滿,細膩平 衡,品質上乘。
阿空加瓜谷的西邊有一小塊葡萄園,由于離太平洋僅 16 公里,氣候與新西蘭的馬爾堡(Marlborough)相似,從而也出產優異的長相思葡萄酒。
最 早開辟阿空加瓜谷葡萄園是麥西米亞?伊拉蘇(Don Maximiano Errazuriz),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伊拉蘇酒莊莊主,從 1870 年就在阿空加瓜谷發展葡萄酒事業。如今,伊拉蘇酒莊是該產區最大的釀酒商,出產了伊拉蘇拉宮博西拉(Errazuriz La Cumbre Syrah)這樣的頂級佳釀,并多次打敗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等法國名莊。
(2)卡薩布蘭卡谷:智利最好的白葡萄酒產區
卡薩布蘭卡谷距離安第斯山脈較遠,從而這里水源較有限,同時這里離海洋非常近,海風可以讓下午的氣溫下降 10 多度,氣候非常寒冷,因此,卡薩布蘭卡谷長久以來被認為是不適宜種植葡萄。
1982 年,干露酒莊的釀酒師莫蘭德(Pablo Morande)將葡萄栽培方式從棚架式改為垂直籬笆式,大力種植長相思和霞多麗等白葡萄品種,結果釀造出的葡萄酒非常出色,擁有智利以前從未有過的細膩 精致感。此后越來越多的酒莊涌現到卡薩布蘭卡谷,如今這里已經成為智利最頂級的白葡萄酒產區,其中長相思葡萄酒品質越來越出色,霞多麗葡萄酒由于市場需求 大,所以產量較高,但并沒有太多獨特的風格。
春霜對卡薩布蘭卡谷而言,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危害,而缺水使得澆水防霜害的方法變得非常昂貴,所以卡薩布蘭卡谷的葡萄酒一般價格不會太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