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澳大利亞、南非及南美等產區的崛起,葡萄酒新舊世界的爭奪戰早已悄然打響,而且愈演愈烈。
雖然《杯酒人生》呈現了新世界葡萄酒美妙的香氣和口感,并引發了一場關于新舊世界的酒香、口感的辯論,但說起品種與風土,歐洲無疑更勝一籌。且就葡萄酒旅游而言,歐洲仍然是當之無愧的圣地。
從保加利亞到法國波爾多,途徑意大利博洛尼亞以及西班牙的畢爾巴鄂,你可以品嘗到完全不同風格的葡萄酒。與南半球廣袤的葡萄園相比,這里的葡萄園布局更緊湊、更具鄉村風情。
葡萄酒博主Denise Medrano提到,雖然在“新世界”葡萄酒旅游更具商業化,但這并不意味著“舊世界”的酒莊不想賣酒,相反,他們只是更喜歡在品酒酒窖中賣酒。
此外,歐洲悠久的釀酒歷史也會為旅行增色不少。“古老的釀酒傳統和家族歷史也融入葡萄酒中,讓你的品酒感受更加美妙。”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神秘的風土
“舊世界”的魅力,來自難以捉摸的品質——風土。
在獲棕櫚獎提名的紀錄片《美酒家族(Mondovino)》中,導演Jonathan Nossiter對葡萄酒品質從土壤、氣候、葡萄品種和葡萄園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探索。
概括來講,Nossiter認為“舊世界”的葡萄園有它獨特的風土條件。然而,“新世界”雖然精通銷售,但他們缺乏這種風土。
香檳區最古老的家族酒莊Billecart-Salmon就是風土的最好詮釋者,其歷史與美妙的香檳泡沫一樣扣人心弦。這家始建于1818年的法國古老酒莊熠熠生輝,但比起鄰近的酩悅酒莊(Moet & Chandon)卻低調得多。從二戰期間納粹軍隊住過的主臥,到從1840年以來幾乎原封未動的散發著成熟酒香的酒窖,這里的歷史幾乎與它的美酒一樣動人。
遺憾的是,你無法喝下它的歷史。要嘗試它的美酒,你要到香檳小鎮Mareuil-Sur-Ay質樸的小街上,Billecart-Salmon酒莊的品酒室緊鄰另一著名香檳坊——柏林格(Bollinger)。經過橡木桶陳釀的2011年份Brut Sous Boi風味迷人,一瓶僅約100美元。
教皇新堡(Chateauneuf-du-Pape)產區位于香檳區向南400英里處山脈層疊的普羅旺斯,其釀酒歷史可追溯到700多年前。這一區域的葡萄酒釀造雖然歷史悠久,但真正躍升為高品質葡萄酒,卻是從波爾多天主教教皇克萊門特五世(Clement V)開始的?巳R門特五世在教皇城阿維尼翁北部區域栽培了大面積的葡萄園,成為了這一葡萄酒產區的第一位教皇。隨后的繼任者約翰二十二世(John XXII)期間,這一產區的葡萄酒成為教皇特供酒。約翰二十二世還主持修建了著名的城堡,此地于是被稱為“Chateauneuf-du-Pape”(教皇新堡),并且沿用至今。約翰二十二世也許是教皇新堡葡萄酒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正是他,為這里的葡萄酒帶來無與倫比的聲望。
發現的驚喜
探索不同美酒的風味也可以是一場發現之旅。也許你不是一個瘋狂的葡萄酒迷,但即使是在葡萄園里了解土壤、木桶怎樣影響葡萄酒的味道,鑒別酒中的黑莓味或者甘草味,甚至用鼻子品味酒香也都是妙趣橫生。當然,如果你是個禁酒主義者,那么聞香、品嘗后吐掉也未嘗不可。
穿過普羅旺斯,向東約半小時車程,你會來到一個遍布小酒莊的地方,這里的品酒室簡陋到可能只是一家破敗酒莊的一部分,但這樣的小地方會帶給你一種發現的驚喜,它們的酒各具特色,而且只能在酒莊的品酒室買到。Domaine des Favards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這里有著酸度活潑、果香濃郁的桃紅酒。當然,你如果喜歡每餐都與葡萄樹上的產物相伴,不妨試試這里的葡萄酒果醬,同時會讓你贊不絕口。
只有世代相傳的酒莊有此妙處。在這里游歷一番,妙趣無窮。
杯中的歷史
雖然提到歐洲葡萄酒,人們可能最先想到的是法國,但真正的行家絕不會止于國界。著名的Castello di Gabbiano酒莊擁有可追溯到11世紀的典型中世紀堡壘建筑,附近葡萄園出產著世界著名的基安蒂葡萄酒。而在新世界的澳大利亞或南非卻不可能擁有這一漫長的歷史。
當然,舊世界的酒莊并不一定都是一副厚重的模樣。西班牙里奧哈產區的Marques de Riscal酒莊就是摩登的舊世界酒莊的典型。該酒莊始建于1858年,是西班牙里奧哈地區最古老的葡萄酒廠之一,但其外觀卻是一張巨大的呈波浪起伏狀的彩色金屬,透著無比倫比的現代氣息,極具視覺沖擊力。在這里品嘗一杯2001年份Gehry selection,你就能感覺到新舊世界風格完美在融合在建筑物和酒杯中。
如果還想在歐洲尋找一些新世界的氣息,不妨到英國Nanstallon的駱駝谷酒莊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