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冰酒在中國都是最受歡迎和最廣為人知的葡萄酒。很多愛好者因為喝到清新純凈、甜美醇厚的冰酒而從此愛上了葡萄酒。
不同于一般的酒,用于釀造冰酒的葡萄要一直等到年末的寒冬,氣溫降到零下8度以下才進行采收。要釀造出好的冰酒,需要冒著失去全年收成的風險,而且對地理和氣候條件的要求非常苛刻。全世界能產出冰酒的國家屈指可數,大家熟悉的主要生產國是德國、加拿大、奧地利和盧森堡。
神秘的產區
如果不是因為知味舉辦“中國葡萄酒發展峰會”,向全國的國產酒莊征集樣酒,我們萬萬想不到在中國最北端的黑龍江省,竟然也可以出產冰酒。
在2016年2月末舉行的“發現中國 · 中國葡萄酒發展峰會”上,杰西斯·羅賓遜(Jancis Robinson),貝爾納·布爾奇(Bernard Burtschy)和伊安·達加塔(Ian D' Agata)三位國際大師通過盲品評鑒,最終選擇出中國十大葡萄酒做出聯名推薦,其中就有一款來自黑龍江東寧產區用維達爾葡萄(Vidal)釀出的冰酒。在大師推薦的“年度最具潛力中國葡萄酒”中,同一家酒莊出品的維達爾干白葡萄酒竟然也榜上有名。
想象中的黑龍江是一個冰天雪地的地方,這樣的地方也能產葡萄酒?然后還能出產品質出色獲得國際大師認可的冰酒和干白,真是非常出乎意料。這兩款酒的產地東寧究竟是什么樣一個地方?那里是不是有什么特別的風土?是誰想到在中國東北種植和釀造這樣的葡萄酒的?自從品到這兩款令人印象深刻的國產酒,一大堆問號就縈繞在心頭。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知味團隊決定找機會去一趟祖國遙遠的北方,去東寧親眼看看產區的樣子。
出發去東寧
想去東寧看看的想法終于在這個夏天得以實現。我們從上海出發,經過近3小時的飛行,先來到了黑龍江牡丹江市海浪機場,接著又坐了2個多小時汽車,終于抵達了臨近俄羅斯邊境的東寧縣。
東寧是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下轄的一個縣,土名三岔口。位于黑龍江省南端,比鄰俄羅斯遠東地區,不遠處就是小時候地理課上都會講到的俄羅斯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離日本海也很近。有一條蜿蜒的綏芬河流經這里。
這里處于中緯度寒溫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很大。這里是一片盆地,因為四周山巒環繞,同時受到臨近的日本海的海洋氣候的調節,擁有比周邊更為溫暖濕潤的小氣候,一般更晚更慢進入嚴酷極凍的寒冬,年平均氣溫6℃以上,有效積溫3000℃左右,有“塞北小江南”的美譽。東寧盛產煤炭,大豆、水稻、蘋果、黑木耳和人參都是這里出名的風土特色農產品。
車上隨手拍,我大黑龍江的風光,一點也不輸歐洲的路景啊
我們去的時候正值夏日,午間日照充足,氣溫可達到30℃,夜間的溫度雖然會降至12℃-14℃,但看著隨處可見蔥蔥郁郁的森林植被,很難想象出冬天這里冰天雪地的景象。在葡萄的生長期,近15℃的晝夜溫差可使葡萄在成長期積累足夠的糖分,冬天到了冰酒的采摘期,溫度降到-8℃以下,在東北也不是問題。這樣的地方,聽起來還蠻適合釀制冰酒的。
中國最北面的葡萄酒產區
芬河帝堡是東寧當地最早種植葡萄和釀造冰酒的酒莊,目前也是東寧規模最大的冰酒酒莊。中國葡萄酒發展峰會上受到三位國際大師青睞的,也是這家出產的冰酒。參觀探訪芬河帝堡的酒莊和葡萄園也是知味這次北上產區訪問的重點。
來到芬河帝堡,首先看到的便是酒窖前7000平米的葡萄藤試驗園。
不久前一場冰雹襲擊了產區,這個園子里近三分之一的葡萄藤都遭了災。直徑3厘米大小的冰雹將即將開花的果串和葉子直接打落,葡萄藤遍體凌傷,葡萄園旁邊種植的杏樹也沒能幸免于難。下面左邊的照片中,你能看到被打傷的葡萄藤上尚在發育中果串,右圖中是直接被冰雹打落在地的杏子。不由得想起不久前剛剛襲擊了勃艮第的冰雹,看到這樣的景象總是令人心疼。
芬河帝堡的莊主王先生是一位鐘情葡萄酒的有識之士。他堅定地希望在東寧的故土上嘗試種植葡萄釀酒,并前往加拿大和德國等多個產區進行考察,經過思考決定從加拿大引入一些釀造冰酒的優良品種——威代爾(Vidal),從2005年開始在東寧試驗種植。
近10年來,酒莊不斷摸索和嘗試其它可能的葡萄品種,初步的結果表明,還是最早引種的品種威代爾(Vidal)在當地最能展現出良好的生長能力和突出的抗寒抗旱能力,適應東北冷涼的氣候。
跟莊主聊起東寧當地的風土,這位地地道道的東北人興奮地說,“東寧這片地方,三面環山,像個簸箕的形狀,開口的地方正沖著日本海的方向,距離日本海直線距離50公里,所以一部分表現出海洋性氣候的特征。到了春天,從海洋的方向會吹來東南風,秋季成熟期的時候刮的是大陸往海洋吹的西北風,葡萄園因此可以持續保持清新,霉菌和蟲害都比較少,幫助我們釀造口感純凈的冰酒。在東寧,種玉米是香的,種地瓜是甜的,還盛產山里的榛蘑、木耳,是不是能釀出好酒,我一定要試試。”
在一個完全沒有種植和釀造葡萄酒的地方嘗試冰酒,除了果敢的商業膽識,我們相信更多出自的是對故土的一片熱忱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