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世界各大葡萄酒產區,坡度、光照、地勢等因素都是構筑一個優質葡萄酒產區的重要條件。而除了這些,我們也常常發現有不少優質的葡萄酒產區就位于湖邊,這些湖泊水體對葡萄酒產區的影響頗為深遠。
那么在世界上究竟有哪些湖泊在默默地造福著葡萄酒產區?帶上你的好奇心和孜孜不倦的探索欲,跟著小編一起來瞧一瞧吧。
1. 北美大陸,五大湖區
在北美大陸的東北角一帶,蘇必利爾湖(Lake Superior)、密歇根湖(Lake Michigan)、休倫湖(Lake Huron)、伊利湖(Lake Erie)和安大略湖(Lake Ontario)這五個淡水湖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也成為了美國和加拿大兩國之間的天然國界。對這兩個國家來說,五大湖區不僅僅是漁業、畜牧業和水果種植業發展的天然據地,也是葡萄種植與葡萄酒釀造行業的基礎。
五大湖區的葡萄種植主要包括分布在密歇根湖附近的美國密歇根州(Michigan)產區和分布在安大略湖附近的加拿大安大略(Ontario)產區。其中,密歇根州產區是美國第四大葡萄種植區,該產區主要種植著黑皮諾(Pinot Noir)、雷司令(Riesling)、霞多麗(Chardonnay)、灰皮諾(Pinot Gris)和長相思(Sauvignon Blanc)等葡萄品種,葡萄園大多分布在距離密歇根湖40公里的范圍內。安大略產區則是加拿大首屈一指的葡萄酒產區,該產區主要種植了雷司令、威代爾(Vidal)、霞多麗和黑皮諾等葡萄品種,以釀造清新干爽的干型白葡萄酒和優質的冰酒(Icewine)聞名。
由于湖泊水體的比熱容較大,升溫慢降溫也慢,因而對于密歇根州和安大略這兩個地處大陸性氣候帶的葡萄酒產區來說,炎熱的夏季有來自湖面的涼爽水汽,氣候轉涼的秋季也有降溫較慢的湖泊作依托,這使得其所種植葡萄的生長周期得以延長。同時,比較溫和的氣候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春季霜凍的危害。
2. 奧地利,諾伊齊德勒湖(Lake Neusiedlersee)
奧地利毗鄰德國,其葡萄酒業受德國影響較大,擁有與德國葡萄酒相類似的分級制度。下奧地利(Niederosterreich)和布爾根蘭(Burgenland)是奧地利主要的葡萄酒產區。其中,位于布爾根蘭產區的諾伊齊德勒湖對奧地利釀酒葡萄的種植和葡萄酒業的發展有著相當大的影響。
諾伊齊德勒湖位于布爾根蘭北部,是一個水位相對較淺的淡水湖,也是奧地利甜酒產區的主要集中地。這里的葡萄主要種植在湖邊的低洼處,受湖泊的調節和影響作用比較明顯。在秋季葡萄即將成熟時,來自諾伊齊德勒湖的濕潤水汽彌漫,霧氣環繞,為貴腐菌(Noble Rot)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而在采收了受貴腐菌感染的葡萄之后,一些葡萄農會將其他未受貴腐菌侵染的葡萄留待冬季采收,以釀造純凈甜美的冰酒。威爾士雷司令(Welschriesling)是諾伊齊德勒湖區釀造甜酒主要的釀酒葡萄。
3. 德國巴登(Baden),博登湖(Lake Bodensee)
巴登是德國葡萄酒產區中最靠南且最溫暖的產區,與其他主要種植白葡萄品種的產區不同,這里是德國種植紅葡萄品種比例最大的,也是世界知名的優質黑皮諾葡萄酒產區。在巴登產區西南部,有一個德語區面積最大的淡水湖--博登湖,它是巴登葡萄種植業的重要據點之一。
博登湖是冰蝕湖,由冰川運動時刨蝕地面形成下陷而成,水位深達300多米。湖區周邊氣候溫和,水果種植業發達,特別是位于博登湖北岸的葡萄種植業,以黑皮諾、米勒-圖高(Muller-Thurgau)、雷司令和灰皮諾等釀酒葡萄見長。博登湖北岸地區的葡萄種植有著相當適宜的自然條件,這里受湖泊效應的影響,有著溫和的氣候和舒適的濕度,同時水體對日照的反射增強了葡萄種植的日照條件和熱量供給,出產的葡萄酒風格多樣,精彩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