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與現代的美感交織,流行與經典的相互碰撞,就像那面綠、白、紅相間的國旗所代表的涵義一樣——綠色,是那亞平寧半島上多情土地;紅色,是那愛國者的熱血;白色,是那阿爾卑斯山的皚皚白雪。這個國家有著迷人的豐富色彩,讓人不禁停下匆忙的腳步,靜靜地聆聽她的聲音,細細品味她的味道。這就是佳釀網小編給意大利的印象
皮埃蒙特,北靠阿爾卑斯山(Alps),南鄰綿延的亞平寧山脈(Apennines),坐落在波河河谷(Po River Valley),而就在這山脈河谷間,誕生著世界葡萄酒界的傳奇。皮埃蒙特葡萄園區是意大利第50個世界文化遺產地,官方地理名稱為“Langhe-Roero Monferrato”。皮埃蒙特產區有著40多個DOC產區和10多個DOCG產區,其中巴羅洛(Barolo)和巴巴萊斯科(Barbaresco)是最著名的兩大DOCG級葡萄酒。
沉淀在葡萄酒中的時光
巴羅洛是皮埃蒙特的王牌,雖然現在巴羅洛和巴巴萊斯科葡萄酒的品質差異在縮小,但是巴羅洛的名氣遠要比巴巴萊斯科大得多。巴羅洛同時也是世界上生命力最強的葡萄酒之一,具有非常強大的陳年潛力。誰也不曾想過,曾經的巴羅洛竟然會是甜酒,直到1840年之后,巴羅洛的風格才是我們今天喝到的干紅。
巴羅洛葡萄酒產區位于阿爾巴市(Alba)西南面,其DOCG級葡萄酒僅產自坐北朝南的葡萄園中。時間的沉淀對巴羅洛來說是最具價值的投資,所有的巴羅洛葡萄酒至少需經過18個月的橡木桶陳年,陳釀時間至少需達到3年以上才能上市發售。珍藏巴羅洛(Riserva Barolo)需經過至少5年的陳年才能上市銷售。陳年越久的巴羅洛葡萄酒,更加能充分展現出巴羅洛葡萄酒的魅力。
好酒源自好葡萄
巴羅洛采用100%的內比奧羅葡萄釀造而成,一般內比奧羅葡萄酒香氣中帶有紅櫻桃、柏油和玫瑰花香味,還伴有泥土氣息,單寧含量高,入口后單寧在唇齒間蔓延。優質的內比奧羅葡萄酒口感層次復雜,香氣更加精致細膩,香料味、玫瑰花香、櫻桃味和無花果味,結構均衡,余味可謂“繞梁三日而不絕”。
內比奧羅對土壤的要求十分挑剔,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它只在巴羅洛和巴巴萊斯科DOCG產區內的塔納羅(Tanaro)河右岸的阿爾巴(Alba)北部和南部的石灰巖土壤上才有最出色的表現。在這里,以內比奧羅為主要原料的葡萄酒可以呈現出最復雜的香氣和極濃郁的風味,這些香氣和風味剛好可以與其較高的酸度和豐富的單寧相平衡。
分級,才能出品質
葡萄園的分級對于葡萄酒的價值實現、對于葡萄酒愛好者的消費引導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巴羅洛葡萄園的分級也經歷了漫長的歷程,從19世紀的法提尼(Lorenzo Fantini)到20世紀中后期的雷納托•拉蒂(Renato Ratti)和路易吉•維諾內利(Luigi Veronelli),巴羅洛葡萄園的分級才漸漸明朗。
意大利著名酒評家路易吉•維諾內利(Luigi Veronelli)根據葡萄園中葡萄的品質,開始對巴羅洛產區的葡萄園進行分級。由于巴羅洛特級葡萄園并沒有得到官方授權,因此大多特級葡萄園都是歷史上有卓越聲譽或其釀制的葡萄酒曾以高價賣出的葡萄園。意大利著名釀酒師雷納托•拉蒂(Renato Ratti)對巴羅洛的土壤、氣候條件和葡萄品質等做了一系列調查后,也對葡萄園進行分級,并創作了《拉蒂地圖》(Ratti Map)。如今,《拉蒂地圖》依舊被生產商和酒商廣泛使用。
目前被公認的巴羅洛特級葡萄園有:巴羅洛村的坎露比(Cannubi)、薩瑪薩(Sarmassa)和布魯納特(Brunate)葡萄園;拉夢羅村的瑟約古(Cerequio)和洛奇(Rocche)葡萄園;卡斯蒂戈隆•法列多村的蒙普維特(Monprivato)和維利歐(Villero)葡萄園;塞拉倫加•阿爾巴村的拉澤瑞多(Lazzarito)和維那•瑞安達(Vigna Rionda)葡萄園;夢馥迪•阿爾巴村的布斯雅(Bussia)和吉尼斯亞(Ginestra)葡萄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