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消費者對葡萄酒接受程度越來越高,進口葡萄酒已經成為大多數葡萄酒消費者的首選。進口葡萄酒在以其獨特的酒文化和高品質的酒質量征服國內消費者的同時,價格高、品牌亂、渠道復雜卻又成了消費者心頭揮之不去的痛點。
進口葡萄酒市場占有率穩步攀升
近年來,以美國、澳大利亞、智利葡萄酒正開始受到中國消費者的歡迎,近幾年的市場占有率正在逐步攀升。
繼2012年新西蘭葡萄酒享受零關稅待遇后,中智、中澳自貿區協定的簽訂標志著智利葡萄酒、澳大利亞葡萄酒將分別在2015年和2019年享受零關稅待遇。業內人士分析,進口葡萄酒的市場份額有可能進一步增大,這對國內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高價、低質、渠道亂 進口葡萄酒之殤
曾經“高高在上”的進口葡萄酒,近年來隨著進口量逐年攀升和價格降低,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但與此同時,進口葡萄酒火熱的市場背后,也隱藏著魚龍混雜等亂象。價格高、品牌亂、渠道復雜成為進口葡萄酒之殤。
據業內人士透露,進口葡萄酒銷量大增的直接“推手”便是背后高額的利潤。除原裝進口葡萄酒外,還有大量打著進口旗號的假進口紅酒充斥著葡萄酒市場,一些假酒以假亂真,甚至連行家都難辨真偽。
除了品牌亂,由于渠道層級復雜導致葡萄酒價格也是節節攀升。有進口商算了這樣一筆賬:以一瓶普通的波爾多葡萄酒為例:出廠價1.45歐元(約12元人民幣),進口關稅47%,加上運費等,進入國內市場的價格在28元左右,之后總代理以47元批發價賣給下級代理商,下級代理商再將酒賣給專賣店,此時這瓶葡萄酒的價格就漲到了120元,如果該代理商將酒賣給下級經銷商,這瓶酒的價格可能就突破200元。
葡萄酒行業試水F2C模式 或將破局行業亂象
裸酒網創始人郭海冰認為,層級復雜的中間商(代理商)不僅吃掉了進口葡萄酒行業鏈條的大部分利潤,也給酒的品質帶來了不穩定的隱患。因此,要想保證進口酒的品質,降低終端價格,大力削減中間環節勢在必行。
在這一趨勢下,國內知名酒企紛紛開始試水,裸酒網便是先行者之一。據介紹,裸酒網的模式非常簡單,它采用了酒莊直接到消費者的銷售模式,也就是現在流行的F2C——從工廠或者農莊直接到消費者的模式。
事實上,F2C模式并非首創,早的裸酒網模式2009年出現在英國,幾年后成為了英國網上銷售葡萄酒最成功的企業,后來在美國和澳大利亞復制,都取得成功。業內專家認為,酒莊直通車的F2C模式對解決外國葡萄酒快速進入中國市場、厘清進口葡萄酒市場亂象等問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裸酒網創始人郭海冰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分析:
一、簡化渠道環節,降低流通成本。眾所周知,進口酒行業主要是以進口商、代理商、二級代理、終端店等形式來拓展市場,大量中間商的存在導致整個銷售鏈條相當冗長,由此帶來的高昂成本必然會轉嫁到消費者的身上,而裸酒網模式最大的優勢之一便是簡化流通環節,為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或者說性價比最高的葡萄酒。
二、迅速切入市場,直接面向消費者。國外酒莊進入中國市場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原來都是通過總代理到分代理再到終端門店,商品只在各級代理商的倉庫里行走,根本不能和消費者見面,何談銷售。而今通過裸酒網,國外酒莊的酒水可迅速展示在中國的消費者面前,讓消費者挑選。
三、注重產品品質,更注重用戶體驗。在裸酒網F2C模式下,消費者不但可以買到更具性價比的進口葡萄酒(我們酒水的零售價格和同款酒國外超市的零售價格相同),而且還可享受裸酒網提供的送貨上門等方便快捷的服務(裸酒網的宗旨是從消費者購買的便利性上做工作),這樣消費者不但能享受到優質的產品,還能享受到優質的服務。
在談到這一模式如何落地的時候,郭海冰表示,首先,需要整合國外酒莊的資源,讓國外酒莊低價格供應中國市場,而且他們要倉庫前置到中國的自貿區或者保稅區;其次,要整合國內各地加盟商資源,讓他們成為國外酒莊在當地的倉儲中心、配送中心和體驗中心,而且分配給他們合理的利潤。
“盡管存在一定難度,但我相信,一個優秀的模式所創造出來的價值值得我們去堅持”,郭海冰這樣對佳釀網記者表示。“我們能成功推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們定位精準,勇于把更多利潤分享出來,說簡單點,我們只掙‘搬運工’的合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