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白酒行業又迎來傳統意義上的銷售旺季,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白酒紛紛開啟“漲價模式”。今年中秋節至今,53度飛天茅臺漲價近200元,同處第一梯隊的五糧液和下半年也多次提價。
不過,記者從上市白酒企業財報中發現,雖然營收、凈利實現雙增長的酒企不在少數,但大多集中在中高端酒企,中小型酒企生存環境惡化明顯。2016年白酒市場呈現兩極分化趨勢,白酒行業并沒有迎來真正意義上的回暖。
現狀
高端白酒“漲勢大好”
2012年,受塑化劑風波等事件影響,白酒行業在經過10年的高速增長后陷入低谷,即使備受追捧的高端白酒也一度陷入銷量和價格齊跌的困境,更有甚者,一些地方酒企甚至被兼并重組。但是今年下半年以來,高端酒又重現漲價苗頭,茅臺、五糧液等高端白酒產品的價格屢屢上調。
昨日,記者從成都春熙路某商場內酒柜了解到,53度飛天茅臺去年最低每瓶不到800元,現在已漲至1280元;國窖1573也漲至每瓶890元。該酒柜銷售人員表示,“今年茅臺漲價明顯,而且要盡量在本月提貨,因為下個月可能還要漲價。”
除了茅臺外,其他高端白酒也“漲勢大好”。12月21日,瀘州老窖宣布,核心產品國窖1573價格將調整至740元/瓶,每瓶漲價80元,提升幅度約12%;而52°水晶瓶五糧液售價則由今年6月份的每瓶720元上調到了829元。在茅臺、瀘州老窖、五糧液帶動下,高端白酒開啟了漲價模式,洋河股份、古井貢、劍南春等高端白酒終端價格也有不同程度提升。
高端白酒的漲價是否說明白酒行業回暖了呢?對此白酒營銷專家楊成平表示,“高端白酒過去的消費主力是‘三公消費’,受到沖擊后,經過幾年的轉型,個人與商務消費逐漸成為拉動高端白酒需求的主要動力。再加上年底是白酒消費的旺季,需求大了,價格自然就上漲了。這兩年大眾消費升級、商務消費興起,對高端白酒市場起了拉動作用,大家對高端白酒的購買力在增強。”
白酒專家認為,“中國白酒企業經歷近3年的行業深度調整期后,在2016年出現業績回暖跡象。主要源于大眾消費升級,而高收入人群壯大趨勢可持續,預計明年價格還會繼續往上漲。”
業績
酒企業績兩極分化
公開資料顯示,A股19家上市企業中,有過半的酒企在10月中旬交出亮眼的三季報業績單。貴州茅臺三季度以營收266.32億元,同比增幅15.05%;凈利潤收入124.66億元,同比增幅9.11%的業績獨占酒業鰲頭。
五糧液三季報顯示,營收176.99億元,同比增幅16.97%;凈利潤收入51.01億元,同比增幅10.83%。洋河三季報顯示,營收146.69億元,同比增幅7.36%;凈利潤收入48.39億元,同比增幅8.47%。但是,酒企三季報中實現營收、凈利潤雙指標增長的大部分屬于中高端酒企,而中低端酒企業績始終不容樂觀。
沱牌舍得三季度營收10.99億元,同比增幅34.72%;凈利潤5481萬元,同比增幅高達1287.13%。*ST皇臺三季度營收1.49億元,同比大增157.71%;凈利潤卻虧損1.08億元,同比暴跌7618.76%。青青稞酒三季度營收10.3億元,同比增幅0.24%;凈利潤收入1.94億元,同比下跌17.56%。
中低端酒企三季報中的高增長率和巨大的跌幅展現出明顯的業績失重,從整體來看,中低端酒企發展持續疲軟,2016年中國白酒行業嚴重兩極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