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阿奇行(Acker Merrall & Condit)全球成交額為6,200萬美元,比最強勁的競爭對手高出了40%。其中,勃艮第葡萄酒在阿奇拍賣行(Acker Merrall Condit)的拍賣總額首次超越波爾多葡萄酒。
今年,在阿奇拍賣行的全球拍賣額中,勃艮第和波爾多葡萄酒分別占41%和32%。羅曼尼•康帝( Domaine de la Romanee-Conti)最引人注目,占據了拍賣總額的15%。此外,另有8個品牌的葡萄酒總成交額超過100萬美元,分別為:拉菲(Chateau Lafite)、木桐(Mouton Rothschild)、拉圖(Chateau Latour)、柏圖斯(Petrus)、勒弗萊(Domaine Leflaive)、阿曼·盧梭( Domaine Armand Rousseau)、瑪歌(Chateau Margaux)和侯伯王(Chateau Haut-Brion)等。
除勃艮第和波爾多以外,加利福尼亞產區的葡萄酒也表現不俗,占據了10%的份額;香檳區、羅訥河產區、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國緊隨其后。
那么,到底是誰買下了這些葡萄酒呢?數據顯示,2014年,美國投資者“滿血復活”,占據了阿奇行全球成交總額的13%;但中國投資者的貢獻最大,占據了的48%的份額。阿奇拍賣行的CEO約翰·加蓬(John Kapon)指出,“少數國家幾乎占據了所有的市場,這令人十分驚訝。”
加蓬表示:“回望2014,我們倍感自豪,非常有成就感。紐約和香港是全球競爭最激烈的兩個城市,但我們仍然保持了第一名的位置。如今,互聯網將整個世界連為一體,葡萄酒行業應該朝著沒有國界這個目標奮斗,這樣就會有更多人希望擁有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