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組織的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評選中,貴州省制定的國家標準《醬香型白酒》(GB/T26760-2011)獲得三等獎。
據了解,《醬香型白酒》標準的實施旨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定義醬香型白酒,確定醬香型白酒的工藝、理化、感官特征指數,突出貴州優質大曲醬香型白酒等。該標準實施以來,貴州、四川、湖南、山東、廣東等地400多家企業宣稱采用該標準組織生產,同時,該標準作為全國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證依據,為第三方檢測技術機構提供了檢驗和判定的依據,被檢測機構廣泛采用。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隨著《醬香型白酒》標準的被廣泛采用,將會對貴州醬酒價值與品質得到極大提升,同時也可以進一步促進消費者對醬酒的認同度,鞏固了貴州在醬酒領域的主導地位。
事實上,近年來,醬酒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認可。數據顯示,2014年醬酒銷售額占白酒總銷售額的15%,但其增速卻達到了33%,遠遠高于清香型酒的14%和濃香型酒的17%,但其更是以2.5%的產能實現了白酒市場30%以上的利潤。
正是由于醬酒在白酒市場占比的高速增長、高額利潤以及茅臺鎮醬酒的珍貴屬性,使得許多酒企以及電商逐漸加深了對醬酒市場的布局,以期在醬酒領域分得一杯羹。例如6月18日洋河投資1.9億元全資收購貴酒;7月28日,仰韶酒業在茅臺鎮舉行醬酒釀造基地掛牌儀式;7月22日,1919與茅臺由曾經的“對立”而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8月3日,阿里巴巴與茅臺宣布達成獨家戰略合作,并舉辦了茅臺歷史上首次電商專供“封壇”儀式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產量1312.80萬千升, 醬酒產量50萬千升左右約占5%。而正宗的茅臺鎮的大曲醬香不到一半,占比不足1%,儲存時間超過五年以上的更是少之又少,僅有千分之一左右,這無疑更加凸顯了茅臺鎮醬酒的珍貴屬性。
其實,醬酒市場的逐步升溫,其得益于茅臺對醬酒的堅守,正是茅臺的這種堅守成就了它對醬酒市場的絕對領導地位,也使醬香白酒在消費市場中的占比一升再升。而隨著茅臺領軍的醬酒市場自身領地得以逐步拓寬,越來越多的醬酒企業和醬酒品牌開始嶄露頭角。以茅臺鎮出產的小爐作坊醬酒為例,其在沒有任何宣傳和推廣的背景下,僅僅通過酒友的口碑傳播在日前結束的眾籌中銷售額就突破了28萬。
目前,醬酒在白酒市場的占比中依舊過低,但每個產品,不管是在包裝、設計,還是在商標上若能很好的保持自己的獨特個性,不去模仿茅臺,其是有一定的生存空間和獲得消費者認知的。小爐作坊醬酒就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它采用的是陶制加釉的瓶體,外形古樸卻不失時尚,極具濃郁的“中國風”情懷,尤其是瓶塞采用的是和葡萄酒類似的軟木塞,更增添了其淳樸、回歸自然的感情基調。
當然,醬酒的中小企業要想在行業立足,除了在包裝、設計以及商標上彰顯自己的獨特個性外,其最為核心的就是要在酒質上下功夫。關于小爐作坊醬酒的酒質,用酒評網主編、知名酒評人酒評君的話來說,“小爐醬酒醇厚綿軟,毫無沖刺感,諸味協調,咽酒入喉沒有辛辣感,吸氣回香濃郁。是一款豐滿協調既可以走胃、又能走心的上好醬酒”。
是的,唯有過硬的酒質才能真正滿足消費者的核心需求,這也是為何小爐作坊一經上市就在酒友口中形成良好口碑的根本原因所在。當前,隨著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逐漸趨于理性,所以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最終贏得市場的一定是類似于小爐作坊這些堅守醬酒品質,為醬酒產業負責的酒企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