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海綜合保稅區紅酒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現已正式更名為“上海自貿區紅酒交易中心”)向上海海關以“銀行擔保賬戶”作業模式遞交了中國銀行開具的銀行保函,海關核備通過后,該保函成為首票適用于“銀行擔保賬戶”作業模式的銀行保函,也使上海自貿區紅酒交易中心成為自貿區內第一家成功應用“銀行擔保賬戶”作業模式的單位。
12月起,上海海關啟動實施兩項新規,分別是在自貿區內試點啟動“銀行擔保賬戶”作業模式,以及實施新的海關企業信用管理暫行辦法。“銀行擔保賬戶”作業模式,是指企業向自貿區內主管海關申請辦理相關稅款擔保業務時,在銀行開立擔保賬戶,并提供銀行保函擔保,海關依托自貿區監管信息化系統對銀行擔保業務統一進行管理的作業模式。
與原來的手工銀行保函操作模式相比,“銀行擔保賬戶”作業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銀行擔保的審批和通關效率,完善擔保額度的自動核扣與恢復機制,讓企業通關過程更快更方便,降低運營成本。上海自貿區紅酒交易中心在開展分送集報、出區展示等業務時,可以讓進口酒品先行出區驗放,出區時系統自動核扣銀行擔保賬戶內的額度,報關單申報、稅款繳納等操作可以等進口酒品出區后再進行操作。由此可極大提高酒莊原產地直供酒品的通關效率,第一時間將世界最新的高品質名莊酒品引入國內市場,呈現給廣大消費者。
另一方面,報關單申報、稅款繳納完成后,系統自動恢復擔保額度,可以使企業循環使用擔保額度繼續開展相關業務,優化了企業的資金使用率。新的作業模式成功實現了海關與銀行關于銀行稅款保函的數據端對接和交換,規范了海關和銀行的業務操作流程。
“銀行擔保賬戶”作業模式首批試點范圍為自貿區所轄,涵蓋業務類別為分送集報、出區展示、出區檢測、出區維修、外發加工,首批參與試點的銀行為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上海銀行。
另一項新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企業信用管理暫行辦法》,今后海關注冊登記企業的信用類別由原來的AA、A、B、C、D五個類別調整為認證企業、一般信用企業、失信企業三類。高級認證企業將適用中國與其他互認國家或者地區海關所賦予的優惠待遇和通關便利措施,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
作為由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市商務委、上海市金融辦和上海市工商局聯席批準設立的酒類第三方電子交易平臺,上海自貿區紅酒交易中心電子交易平臺的酒品由國外原產地酒商按原產地價格直供,并由國內各大銀行做第三方托管,給廣大消費者保障真酒直通、價值非凡、專業倉儲、資金安全、國際流通。從平臺自身屬性特點出發,上海自貿區紅酒交易中心具有極高的信用等級,通過更高級的信用類別認證之后,公司將結合平臺各方面的優勢,為中國市場及國內消費者帶來更多更好的優惠待遇和消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