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中韓自貿協定將于12月20日正式實施。此后,澳大利亞、韓國大量的產品將逐步免關稅。有業內專家認為,中澳、中韓自貿協定施行后,對于國內的酒行業將會產生實質性利好,目前白酒行業產能過剩的壓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對消費者而言,用較低的價格選擇更多不同的進口酒類產品,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中澳自貿協定 為澳洲葡萄酒進入中國掃清最后的障礙
目前中國為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伙伴、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地。澳大利亞則是中國第八大貿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場和第七大進口來源地。目前,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關稅為14%,綜合稅率為48.5%,F有的關稅政策對于中國葡萄酒進口顯然是不利的。中澳自貿協定關于減稅方案,以2013年數據為基準,中方實現零關稅的產品最終達到稅目數的97%,進口額的95%。澳大利亞將實現全部產品零關稅。
據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的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九月,澳大利亞對中國大陸葡萄酒出口額飆升47%,達3.13億澳元,銷售量增長了58%,達到了5900萬升。全球市場內,中國大陸依舊保持澳大利亞葡萄酒第三大進口市場的地位。其中,高端酒在中國市場上漲勢迅猛,價格高于每升50澳幣的葡萄酒出口額猛增167%,總額達3100萬澳元。于此同時,價格區間在每升10-19.99澳幣的葡萄酒出口額上升了41%,總額達5700萬澳元;價格區間在每升20-49.99澳幣的葡萄酒銷售額上升了40%,總額達2900萬澳元。同時,低端酒出口額也有相當大的漲幅,價格低于每升2.5澳幣的葡萄酒也增長了153%,總額達1800萬澳元。
中國消費者不再單純的把葡萄酒作為送禮專用或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眾多的消費者越發對葡萄酒本身以及與之搭配的美食產生興趣,對葡萄酒的需求量上升是必然的。在國家政策大的背景下,中等價位的葡萄酒才是市場的主流角色。澳大利亞有不少在國際市場上有非常有名的葡萄酒品牌,比如:奔富、彼得利蒙、杰卡斯、黃尾袋鼠等。關稅的降低會影響這些品牌葡萄酒的終端價格。而這些親民的品牌正是中國消費者需要的。
中韓自貿協定 白酒走出去燒酒走進來
一、中國白酒、啤酒受到韓國消費者青睞
中韓貿易協定是為了促進中韓經濟一體化,消除貿易保護,允許對方國家的產品在本國和地區自由流動。以2012年的數據為基準,中國實現零關稅的產品最終達到稅目數的91%,進口額的85%。韓國實現零關稅的產品最終達到稅目數的92%,進口額的91%。
根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顯示,在韓國進口白酒市場中中國的高粱酒、二鍋頭非常受消費者歡迎,其銷售額甚至超過了日本的清酒。與此同時在啤酒進口市場上,青島啤酒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之前主流品牌百威、美樂等美式啤酒。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中國的酒產品。
韓國連鎖超市樂天瑪特負責人說,近半年的銷售數據表明,來自中國的高粱酒、二鍋頭等在進口傳統酒所占比例為54%,首次超過了占比為46%的日本清酒。去年上半年中國傳統酒的占有率才35.8%,是日本清酒占有率64.2%的一半左右。青島啤酒的現在占有率高達43.8%,遠遠領先百威占有率28.6%和美樂21.5%。中國游客赴韓國旅游和中韓文化的交流發展,加上中韓自貿協定的實行,中國酒的銷售額會更加的快速增長。
二、未來中國或是韓國傳統酒海外市場的主要陣地
根據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的報道,67.3%的韓國清酒出口到中國。得益于韓流的全世界推廣,韓國的飲食文化也流向世界各地。在中國,韓國餐飲店數量與日俱增,中國消費者對韓國傳統酒的熱情很高。例如2014年清酒對華的出口同期增長了26.9%。
據專家分析,雖然韓國清酒和日本的清酒在制作工藝以及口味上有類似的地方,但是因為韓國產的清酒價格低,更受中國消費者接受。
韓國傳統酒的另外一個代表是米酒。數據顯示,韓國米酒的典型代表瑪可利去年出口總計1535萬美元。其中日本市場占整體的59.6%,受日本政府反韓情緒影響和日元的持續疲軟,今年對日出口急降32.8%。中國市場無疑是韓國傳統酒的一個新的陣地。
中國受韓流的影響很大,韓國的燒酒在國內人氣大增。據韓國專家稱,在韓流的影響下,中國市場對韓國的燒酒需求量大增的同時,對韓國酒精原料市場的帶動也很明顯。目前國內對低度酒的需求高漲,年輕的消費群體更加偏愛酒精度較低的啤酒、蒸餾酒或燒酒。韓國真露負責人表示,中國根據酒精度數來制定關稅,韓國傳統酒低度數是一個優勢。
中澳中韓自貿協定施行后消費者得到的不僅是價格的降低,也有利于減少假冒偽劣商品的流入,有效地控制跨境購物過程中售價的問題。消費者接觸外國商品的機會增加了,消費者的辨別能力也加強了。關稅的降低,給中國酒企開拓海外市場提供了機遇,也給國外酒水入駐中國市場提供了契機這是一個相互影響的事情,雙方都會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