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對于白酒業來說,意味著酒企進入年度盤點及對下一年度計劃的制定階段。而有著行業風向標的茅臺、五糧液,它們的一舉一動對行業影響巨大。
12月7日,有關茅臺要求經銷商計劃嚴格按月執行,暫停43度茅臺酒開票,暫停15年陳年酒大單審批,限量批售的文件被曝光。
12月9日,《證券日報》記者從五糧液股份公司獲悉,2017年五糧液公司水晶瓶五糧液(簡稱普五)市場投放量較今年減25%,并提高了違規經銷商的處罰門檻。
茅臺和五糧液此舉,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白酒行業后調整時期酒企對經銷商渠道的深度清理。企業減少產品的發貨量,也利于產品市場零售價的走高,隨著茅臺和五糧液的控量舉措繼續實施,它們的價格必將迎來一輪新的上漲。同時,一線名酒價格上漲,也為二、三線酒企產品價格走高騰出了空間,因此,一線酒企茅臺和五糧液的做法有利于整個白酒行業。
2017年削減25%普五投放量
根據五糧液三季報業績顯示,五糧液普五打款完成全年目標,預收賬款暴漲924.38%。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77億元,同比增長16.97%;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1.01億元,同比增長10.83%。
前三季度實現較好業績的背景下,2017年,五糧液推出新的政策,對塔尖產品普五進行縮量投放,對公司以及對行業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五糧液的“新政”迎來關注的目光。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2017年五糧液將減少普五25%的投放量,并實施溢價運作,計劃外普五的價格每瓶增加30元,也就是按出廠價769元/瓶來執行。
對于推出“新政”的理由,五糧液表示,公司制定的2017年五糧液營銷總體原則和要求是“優化渠道投放,增量溢價,違規減量”,即:五糧液公司會根據省會城市、一般城市、KA供應商、旗艦店、標準店等不同的渠道確定一個基礎配額,并根據淡旺季節變化調控發貨量,基礎配額的銷售一旦完成后,不再有新的配額計劃。
記者從五糧液方面了解到,2017年普五市場投放量減少是產品有限所致。事實上,五糧液產品始終堅持“優中選優”的策略,每年五糧液生產的成品基酒只有10%-15%可用于五糧液高端產品的生產。
一位熟悉五糧液的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五糧液每年生產的基酒只有10%-15%可用于高端產品的生產。2017年普五市場投放量減少,源于近年來五糧液不斷優化產品結構,開發了“五糧液”低度系列新品,恢復了“交杯牌五糧液”的銷售,且市場反應良好,需求不斷加大;同時“1618五糧液”的銷量也明顯提升。這使得原本稀缺的基酒資源更為緊俏,原本普五的供給量也只能相應減少,這是產品結構調整優化的必然結果。
國內率先成立的培訓式咨詢機構卓鵬戰略創始人、著名咨詢專家田卓鵬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五糧液總體減量是為了長遠限量挺價,調整市場結構。而計劃外提價則是為了補充強需求,經過調整,五糧液價格將逐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