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1日,由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公主嶺市人民政府主辦,公主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吉林省新懷德酒業有限公司、華夏酒報和中國酒業新聞網承辦的中國·公主嶺首屆匠心獨醞高峰論壇在吉林省公主嶺市響鈴賓館舉行,并得到中國酒業協會和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的大力支持。
獲得國際認可 新懷德酒業脫穎而出
本屆匠心獨醞高峰論壇的主題是“弘揚匠心精神,打造中國名酒”,以新懷德酒業產品新懷德藍柔(42°)摘得2016年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大金獎為契機下召開。
在談到新懷德酒業的發展歷程時,公主嶺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明說到,“新懷德白酒誕生至今,歷經140余年,一直以其醇厚甘冽享譽關東大地,在保證了原料品質的同時,堅持多管齊下,提升內涵,實現了產品的升級。此次,新懷德能夠摘得大金獎是對新懷德多年來潛心力釀的證明。”
據了解,在2016年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上,新懷德酒業是中國參賽酒企中唯一獲得大金獎的酒企。
對此,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主任路政閩在致辭中表示,新懷德藍柔白酒,問鼎國際頂級酒類大賽大金獎,這是中國白酒的榮耀,也是對新懷德酒業百年以來守正創新的褒獎,這也充分說明中國白酒產品不僅適應國內市場需求,而且具有國際化的口感和國際認可的品質,是中國白酒在國際化道路上邁出的堅實一步。
同時,路政閩還表示,中國白酒的口味要逐步適應西方消費者的味蕾,在堅持傳統特色的基礎上,弘揚工匠精神,用心釀好每瓶酒,不僅能暢銷國內市場,而且也定能開拓國際市場。
其實,在整個白酒行業共同面臨如何走出去的課題時,新懷德酒業能夠在國際大賽中脫穎而出,在一定程度上就給出了答案。中國優質白酒要走出去,必須在口感、香氣、觀感等方面下功夫,唯有適應世界主流消費口味,在消費者層面得到廣泛認可,再談中國白酒的國際化才有實際意義。
發揚工匠精神 新懷德詮釋酒業創新
眾所周知,“工匠精神”在2016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關于它的內涵也引起了廣泛的熱議。有人認為“工匠精神”就是專注、堅守、創新、熱愛,也有人將“工匠精神”概括為卓越的創造精神以及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
對此,國家酒類檢驗檢測中心顧問鐘杰在論壇上指出,工匠精神應該是勞動神圣,勞動不僅是釀酒的必要手段,而且是釀酒的載體,體現在工藝科技的演進,包含對釀酒勞動的尊重,對釀酒人的尊重,承認所從事工作的神圣,并愿為之付出。更市場化的產品,更接地氣的營銷,都要體現在以人為本,以市場為導向。談論白酒行業的工匠精神始終離不開對勞動、傳承、科學創新的認識和理解。
在鐘杰看來鐘杰重新構建酒業的工匠精神應從三方面著手,首先酒業目前處于轉型升級階段,工匠精神更應發揮應有的作用,而這就要求酒業應該向著誠信、科學、市場的方向邁進,這不可能快速的實現,但通過走工匠精神,可以實現再騰飛;其次,工匠精神蘊含不斷的雕塑產品,應該在對消費者口感、口味上的變化做出及時的反饋,這對酒業發展提出了更具有實戰的眼光。
事實上,當前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覺醒以及消費的理性化,對于白酒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這也要求白酒在安全、品質、風味等各個層面予以不斷的創新,迎合消費者的新需求。而此次新懷德酒業在2016年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獲得大金獎的產品新懷德藍柔(42°)就很好的詮釋這一點。
撬動品牌崛起 新懷德迎來“超車”良機
當前,行業正處在調整期,這意味著類似于新懷德酒業這樣的廣大區域酒企處在同一起跑線上,誰抓住了本輪的機遇期或將邁進名酒企行列。
上海觀峰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永華指出,首先,在經歷過2012年的行業低谷后,行業發展到現在,存在著一些“變與不變”。例如,品質是品牌的前提,同質化的背景下,品質形態和品質主張是品牌的靈魂,這些是隨著市場在不斷產生變化的。
其次,銷量是品牌的前提,品牌是銷量的結果,這是企業品牌成長的定律。擁有足夠的品牌溢價能力,才能依靠品牌定價,掌握話語權。擁有品牌,才是成為市場競爭規則的制定者。這些都是會隨著市場的變化而產生調整的內容。
在談及新懷德酒業未來的發展,楊永華認為,此次新懷德獲得大金獎,是撬動其品牌戰略崛起的良好機遇。企業將因此培養良好的企業自信,并依靠優秀的聲譽及產品建立自己的品質個性,最終在市場機遇面前成功實現“彎道超車”。
用楊永華的話來說,“未來10年,中國白酒企業的增長是擠壓式增長,拼的是實力,品質不好的都將被淘汰。酒企要找到自身的聚焦點,比如綿柔、淡雅、醇厚等等。只有找到了聚焦點才能解決問題,否則都是王婆賣瓜、自賣自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