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說過,如果給他一個支點,他就能撬動整個地球。我們知道,這是阿基米德基于杠桿原理的論斷。事實上,只要杠桿的動力臂足夠長,用一定大小的力就可以舉起任意重的物體。如果將這個“支點”原理引申到白酒行業,那么對于身處“寒冬”以及變革期的白酒行業而言,找到其“支點”或可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既然說道“支點”,那什么模式或可成為白酒行業崛起的“支點”呢?或許國家“十三五”提出的“互聯網+”模式,以及近年來漸趨興起的酒類垂直電商模式或可有其借鑒意義。
B2B模式漸趨興起
今年,許多酒類垂直電商轉戰B2B領域,買買圈在2013年高調進入酒類O2O行業,今年已經完全拋棄當初選定的方向轉戰B2B;而從事賣酒近10年的王朝成放棄了B2C領域,進而轉戰B2B領域開設了易酒批等等。對于轉戰B2B領域,買買圈負責人表示,“我們走了很多彎路,走著走著就發現不對,這不是廠商和消費者的需求”。而王朝成也有此類似的看法,“(B2C)賣不上量,還虧錢,這種模式很難持續。”
事實上,鑒于白酒在我國傳統文化以及生活中的特殊性,其消費基本上是在一定的消費場景下發生的。無論是B2C,還是B2B,其實都沒有過多的消費場景,且互聯網流量成本越來越高,而黏住消費者的成本也在逐漸加巨,但是單個消費者提供的價值卻是有限的。即便是O2O主要訴求之一的“即時送達”,實則其即時性配送問題也尚未很好的解決,比如酒類電商龍頭酒仙網就將原來的送貨時間從“9分鐘”延長到“19分鐘”。另據資料顯示,2014年酒行業銷售收入8779億元,但酒類電商的銷售收入僅占1.3%,只有約110億元,而B2C要獲得一個用戶的費用卻平均在150元左右。
雖然如此,目前酒類垂直電商仍然以B2C與O2O為主流模式,但是以效果而言,在B2C模式下交易量偏小,線上B2C模式交易僅占15%~20%左右的市場份額,在酒業總體銷量中占比過小。而O2O則更多處于布局發展階段,其成功與否取決于銷售終端與覆蓋密度,以及相伴而生的配送物流能力。B2C、O2O這兩種模式在酒業之中尚有發展空間,但就目前而言其成熟度還不高,而如今傳統代理經銷體制在逐漸崩塌,業內人士普遍看好 B2B模式的發展空間和前景。
其實,除了上述企業轉戰B2B領域,今年還有許多電商涉足了B2B。酒類電商大佬酒仙網旗下的中釀酒團購于今年投入運營;11月16日品尚匯公司B2B進口產品平臺“店省省”正式投放市場使用;今年7月上線的“壹吉購”其單日流量平均在30萬元上下等等。
據佳釀網(微信:jianiang_cn)記者了解,“店省省”平臺面向兩類B 端客戶:其一是大B,即大型商超、規;慕涗N商、大型餐飲連鎖等。大B在提出采購需求后,”店省省”將根據其需求從國外原產地采購產品,并在完成清關、報檢等一系列工作后,將產品直接從港口運送到大B倉庫;其二是小B,即夜店、餐飲、便利店等。針對小B 客戶,“店省省”為其提供供貨、倉儲、配送等服務,以及信用賬期、貸款等供應鏈金融服務。較之傳統模式,“店省省”模式既可降低大B采購成本,又免去了其自建供應鏈系統的壓力。此外,大B滯銷的產品也可在“店省省”平臺上進行銷售,解決其庫存壓力。
而中釀酒團購的上線,其主要針對的是B2B市場的電商平臺。其以代理商協同渠道客戶入駐平臺的方式,將線下商店、名煙名酒店、大型商超等終端銷售平臺納入會員體系,同時整合各品牌酒企產品,形成酒廠到終端的銷售鏈。上線一年來,其主要精力集中于會員的拓展,據資料顯示,中釀酒團購已經在全國布局近1000個縣區級市場,目前其會員范圍已經覆蓋全國除西藏、貴州等少數地區以外的各地區。據悉,其在2015年7月份完成1000萬元的交易額,8月份完成3000萬,而9月份達到6000萬元的銷售業績。
事實上,B2B模式的漸趨興起,其根本原因不外乎這兩點:其一、就是讓廠家與消費終端店鋪直接對接,省卻酒水銷售的中間環節,以此換取利潤。據易酒批負責人陳晟強僅從物流運輸方面測算,B2B模式平均就能給終端節省2%~3%的成本,將原來批發商3%~5%物流成本降低到1%:其二、就是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對于消費者和商家的需求進行全面精確把控,更加有利于酒企布置生產和減少浪費。鑒于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B2B將是酒類垂直電商的下一個新風口。
B2B的現狀與阻力
雖然,B2B模式逐漸受到企業的青睞,但有業內人士指出,如今經營B2B模式的企業,其主要發力點都是集中在消化存量上,這確實能解決一部分由于“黃金十年”造成的產能過剩、庫存過高給渠道帶來的壓力,然而并不能從產業上下游整合資源,真正實現互聯網帶來的渠道扁平化,即快速、免費、大量資源的充分對接。對此,君酒水事業部總經理林楓接受媒體采訪時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從前是‘開發區’,酒水行業發展靠的是增量,現在是‘舊城區改造’靠的是存量創新,需要產業優化”。
另外,B2B也面臨著一道阻力。從2014年到現在,許多酒企因為酒水價格體系遭到沖擊與酒類垂直電商平臺反目。當處于市場份額主導地位的線下傳統經銷體系抵制電商平臺時,酒企也多數會選擇站在與自己更熟悉、利益更一致的傳統經銷商一邊。而如今諸多電商的B2B業務,正是直接切中傳統經銷商群體的核心利潤,這樣也必然會遭到猛烈的反擊。除此之外,B2B同B2C、O2O一樣,也需要面對提升配送能力這道難題。
如今,雖然處于電商大潮流之下,而B2B模式也展現出了其巨大的潛力,但若要試圖以此重構酒業秩序,成為傳統經銷以及供應模式的替代者,就目前而言,B2B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如果B2B在除了對“黃金十年”產能的存量消化外,加速產業上下游整合資源,真正實現互聯網帶來的渠道扁平化,即快速、免費、大量資源的充分對接,并再此基礎上處理好同酒企,尤其是名酒企之間的關系,未來或可也有希望成為重構酒業新秩序的。
鑒于目前,B2B模式尚沒有成熟,還在發展上升階段,沒有形成既定的格局,諸如易酒批、買買圈、中釀酒團購、店省省、壹吉購等等,誰將成為B2B模式中下一個站在風口上的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