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五糧液最大經銷商銀基集團(以下簡稱“銀基”)近日公布最新財年業績,高端白酒市場局部復蘇帶動公司營收增長,但卻難補B2B轉型資本需求,年度利潤同比下滑95%。與此同時,銀基宣布,自6月27日起,梁國興辭任行政總裁一職,嚴俊獲委任為集團行政總裁。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銀基受高端市場集體下滑的影響而虧損,雖然去年高端白酒市場上揚,銀基實現扭虧為盈。但從目前看來,增收不增利和領導人更換的態勢均顯示銀基還處于不穩定期。銀基B2B陷入燒錢模式,線上競爭力不足,牽制因素較多。
凈利下滑 管理層被換
6月26日晚間,銀基發布最新財年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3月31日,實現營收14.99億港元,較去年增加約19%,年度利潤約為615萬港元,去年同期利潤約為1.3億港元,營收增加,但年度利潤卻下跌95%。與此同時,銀基宣布,6月27日起,梁國興不再擔任集團行政總裁一職,嚴俊獲委任成為銀基行政總裁,梁國興則繼續擔任公司主席及執行董事之職務。
銀基上市初期恰逢中國白酒黃金十年。以五糧液、茅臺等高端白酒為核心的產品策略讓公司盈利狀況良好。據悉,2009-2012年期間,公司利潤分別為3.96億、5.85億、6.98億和近7億港元。然而近幾年,銀基作為傳統大商優勢越來越小。2013-2015財年年報顯示,銀基2013財年虧損11.34億港元,庫存12.27億港元;2014財年虧損7.88億港元;2015財年繼續虧損。2016財年銀基實現扭虧為盈,年度利潤為1.3億港元。
針對銀基2016年扭虧為盈,白酒行業專家晉育鋒表示,這更多的是依賴集團財務數據調整,巨額撥備形成扭虧為盈,孤立這部分后銀基在業績上無本質性改變。
對此,銀基集團內部人士表示,對于上述言論公司不予評論,但是公司的財務數據都由第三方審計公司進行審計。
針對虧損業績銀基曾坦言,2011年,白酒經銷商普遍預期高端白酒價格將上調,銀基于2011年囤積大量高端白酒。業內人士指出,銀基管理層看好當時市場,銷售策略激進,最終導致庫存高企和業績下滑。2017財年增收不增利,銀基表示是搭建B2B平臺費用較大給凈利潤帶來負面影響。
業內人士認為,押注高端白酒卻遭遇市場調整,積壓大量庫存是銀基業績遭遇滑鐵盧的始作俑者。但后續未在產品層面進行深度調整,而是依賴B2B平臺比較激進和冒險。
持續燒錢 B2B成無底洞
在布局高端酒業失利的背景下,迅猛發展的B2B業務進入了銀基的視野。自2016年5月起,銀基著手以B2B模式向白酒銷售終端的煙酒店直接供貨。截至2017年3月31日,銀基集團在全國超過260座城市啟動了B2B模式。
據了解,2016年5月底,銀基集團布局B2B業務推出“品匯壹號•云合伙平臺”(以下簡稱“云平臺”)。云平臺推出僅兩月,便在內蒙古、山西、河北等地舉辦了13場巡演。截至2016年8月上旬,銀基共計舉辦了超過20場巡演。
據業內人士推算,一場活動因為場地、規模及規格的不同,費用也不同,一般在30萬-200萬元之間。就銀基而言,一場大概60萬元。銀基在短短兩個多月內舉辦20余場活動,投入之大不言而喻。財報顯示,銀基2017財年的銷售及經銷費用支出為2.95億港元,同比增加63.88%。
銀基在最新財報中表示,集團為搭建B2B平臺而支出的費用屬于一次性支出,隨著搭建工作的完成,該費用會大幅減少。白酒行業分析專家蔡學飛反駁,B2B平臺搭建的支出不會是一次性投入,后期的維護和運營,包括流量的擴增,仍然需要大量費用支出,同時B2B平臺的搭建成功也不意味著未來能迅速提高銀基的利潤率。
產品薄弱 難走出傳統模式
此前,因為頻繁拿到高端白酒的獨家經銷商權利,使銀基忽略了自身存在的產品結構不合理、營銷體系薄弱等問題,在白酒行業低迷時業績遭受重創;ヂ摼W行業有一個說法,“你往哪走,你能走到哪,最本質要看你從哪里來”,這就是說一個企業的原始DNA及發展路徑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銀基作為傳統酒業大商,轉型“互聯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過去運營習慣與思維的阻礙,從以往傳統模式中跳出來比較困難。
蔡學飛分析,近年來,廠家走向扁平化打破了原有的超級大商利益壟斷,造成了以銀基為代表的超級大商的發展瓶頸。而現在由于酒類產品渠道發生變革,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傳統分銷模式效率降低,價格管控難度增加,銀基轉型B2B發展在情理之中。
晉育鋒則表示,無論是哪一種電商模式,解決的都是三個問題。第一是壓縮流轉環節,增強便利性;第二是降低運營成本;第三是提高運營效率,不僅是提高企業和平臺的效率,最重要的是通過創新提高整個產業鏈的運營效率。銀基過去以五糧液獨家經銷權為業績支撐,雖然現在發展了其他品牌,但對于一個B2B電商而言,所能提供的產品種類遠遠不夠。目前銀基也只是給平臺蓋上了一個B2B的帽子,并未脫離傳統模式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