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葡萄酒進口商的倉庫大多都已經為年底的旺季做好了準備,酒商也在積極的開發市場。另一方面,經銷商們的年底進貨也在逐漸加快節奏。據筆者調查發現,今年的葡萄酒商備貨普遍比較理性。
上游企業:提前訂貨,加大市場開發力度
由于進口商的備貨時間周期相比經銷商來說要更長,需要提前幾個月訂貨,所以很多進口商目前早已經備好了年底的產品供經銷商選擇。
河南進口商許峰表示:“對于年底旺季的備貨,進口商一般會在9、10月份就進行,甚至更早,到11月份就來不及了,至少要提前2個來月下訂單。”
廣東進口商薛宏才則透露,目前倉庫里的酒有些是上半年下的訂單,而且當時相比去年增加了采購計劃。而據筆者調查,這樣的情況并不在少數。而這,或許是對進口數字的一個實際解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我國葡萄酒進口量同比增長9.3%,進口金額同比增長17.6%。但是在6、7月份,進口量則出現了負增長。
有酒商表示,下半年經濟形勢整體不佳,很多人反映出貨不夠理想,所以加大力度開發市場,嘗試多種形式的新方法成為普遍做法。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主銷產品價格段“下行”,酒商“各有各招”
近幾年,葡萄酒的市場容量在增加,但是主銷產品的價格段卻是呈現下行趨勢。“以往經銷商賣進口酒的時候,主推400~500元的,但是如今他們的主推產品價格普遍在200元左右”,山西的酒商王平表示:“經銷商代理的產品檔次在降低,價格低的普遍好賣一些。作為我們來說,除了給經銷商提供更適合下級市場的產品以外,打算推出一些相對高檔的酒,自己做團購,開發更多的定制客戶。”
另外,面對當前葡萄酒進口商眾多,經銷商選擇越來越多的局面,有些進口商對自己的產品體系進行了整理,比如浙江的進口商林馮米表示,今年在貨品選擇上減少了產品的種類,砍掉了一些銷售不暢的產品,對于暢銷款增加了進口量,“我們希望能夠更多的聚焦,去打造一些品牌,或者說在一定區域內有影響力的產品。”
經銷商持謹慎觀望態度
如今,旺季不旺成為常態,尤其是在今年中秋,大家普遍反映市場一般,沒有期待的驚喜出現。所以,在整體形勢不佳的今年,經銷商也大多持謹慎觀望態度,覺得還是需要保守一點。
而據筆者的調查,目前這個階段,很多經銷商對于年底的進貨也并沒有出現特別積極補貨的情況。一來是對市場沒有十足的把握,二來提早進貨占用資金也是很多經銷商所考慮的現實問題。
對于即將到來的旺季,河北的經銷商劉燦敏表示,酒商各自的資源不同,路徑也不同,但是升級做好服務,開發新穎和更具性價比的產品,提早做好預熱活動,或許能夠更好地拉動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