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被稱為“液體面包”是人類最為古老的酒精飲料之一,雖然早在100年前中國便開始了啤酒的生產,但是真正普及消費還是改革開放以后。啤酒行業發展三十多年來,大浪淘沙,不少啤酒企業被淹沒在海浪之中,也有企業吹盡狂沙始到金。2015年啤酒行業就像更新頻繁的電視劇一樣,國內外事件層出不窮,變革的氣息很重。
百威英博收購南非米勒雄心勃勃 面臨反壟斷審查依然堅持
近日某知情人士指出,啤酒商百威英博計劃通過出售南非米勒(SABMiller)旗下Peroni和Grolsch兩大知名品牌,換取監管機構對其收購后者的認可。目前上述交易正面臨監管機構的反壟斷審查。根據交易協議,如果因為監管問題等因素導致最終無法順利合并,百威英博將支付給南非米勒30億美元“分手費”。
百威內部人士表示,與南非米勒的聯姻將讓百威英博覆蓋的市場更加多元化。眼下全球市場啤酒銷量在下滑,百威英博可以通過收購南非米勒,獲得全球啤酒銷量增長最快的非洲市場。
較早之前的10月份,百威英博與南非米勒達成收購協議,共同組建新的全球最大啤酒生產廠,屆時其市場占有率將為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
三得利在華水土不服,退出中國市場
青島啤酒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自有資金收購三得利(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所持三得利青島啤酒(上海)有限公司和青島啤酒三得利(上海)銷售有限公司各50%的股權,交易對價為8.23億元。交易完成后,兩公司將成為青島啤酒的全資子公司。這也意味著,在中國生產并經營31年之久的三得利最終放棄中國市場啤酒業務的銷售。
據有關資料顯示,2010年、2011年三得利事業合資公司的目標子公司凈利潤分別為-544萬元和-32萬元;銷售合資公司的目標子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3億元和-1.7億元。近幾年來中國啤酒行業低迷下滑明顯,三得利在中國市場的虧損也深受行業的影響。三得利繼而將對華業務轉移到紅酒和洋酒。
業內專家說分析,三得利雖進入中國市場較早,其啤酒和飲料等業務影響力主要在華東市場,若企業不大量投入,在這些競爭激烈的領域難有更多空間。葡萄酒、洋酒毛利比較高,目前也未形成寡頭效應,贏得市場份額和空間相對容易些。
啤酒花退市 重慶啤酒兩月兩關子公司 嘉士伯裁員、關廠過寒冬
嘉士伯旗下的啤酒花發布公告稱,擬將持有烏蘇啤酒全部股權50%以協議方式出售給嘉士伯,現金5.6億元作為支付對價,之后變身醫藥流通企業。賣殼的同時,啤酒花正式退出啤酒市場。
根據啤酒花公開的數據顯示,啤酒花的業績長期不穩定,尤其是2012年和2014年啤酒花業績大幅下滑,增長率分別為-75.53%和-60.02%。2014年五大啤酒集團合計產量3477.8萬kL,占全國總產量的70.7%,而嘉士伯在中國約占7%的市場份額。中國啤酒業一超多強的局面,促使啤酒花不得不退出啤酒市場。
10月9日,嘉士伯收購的重慶啤酒發布公告稱,為了改善公司經營狀況,提升市場競爭能力,優化資源配置,決定終止九華山公司的所有生產業務。此后在11月29日晚,重慶啤酒公告稱,董事會批準了管理層提出的關閉重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永川分公司的建議。
2015年嘉士伯第一季度虧損9000萬丹麥克朗,第三季度凈虧損45億丹麥克朗。嘉士伯發布報告稱,公司計劃在2018年之前裁員2000人,占嘉士伯雇員總數的15%左右,目前已經有約1300名員工收到離職通知。
華潤雪花不甘寂寞謀求國內啤酒大佬中的大佬
據彭博社近期報道,華潤啤酒很快將會邀請投資銀行競標,就華潤啤酒與SABMiller中國合資企業華潤雪花的各項選擇方案提供顧問服務。華潤啤酒考慮部分或全部收購SABMiller所持華潤雪花的49%股權,華潤啤酒已告知投行最快本周發出正式的邀請來尋求建議。SABMiller高層非常重視所持華潤雪花49%股權,絕不會輕易放手。
華潤雪花目前是中國啤酒的絕對領導者,今年上半年,華潤雪花啤酒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上升至25.4%,市場優勢持續擴大。根據市場調研機構歐睿咨詢今年7月公布的一份榜單,華潤雪花啤酒的全球銷量份額達到5.4%,是全球銷量第一的啤酒品牌。
“華潤雪花被出售剝離的可能性非常小。”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國內一線市場基本被百威英博與嘉士伯的品牌占領,而國產品牌主要占據了二三四線市場。按照金字塔結構來看,國產品牌主要是在塔腰和塔基這一區域,而上層基本是外資產品。對于百威英博來說,一旦能夠擁有華潤雪花的銷售渠道,將意味著打通國內全線市場,所以是絕不可能輕易放棄的。
目前我國人均啤酒消費量達到34.2升/年,已經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3升/年,國內啤酒消費量已趨于飽和。進口啤酒的滲入也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五元、十元純進口啤酒市面上層出不窮。業內專家表示,我國啤酒行業產銷量高位回落,行業集中度持續上升,盈利能力有所增強。在未來的幾年中,啤酒企業應抓住提質增效的契機,從差異化產品、多渠道營銷等方面著力,實現更有質量的增長。啤酒企業要意識到競爭和變革已經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