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年初,日本三得利控股集團以 136.2 億美元現金收購了美國最大的烈酒生產商 Beam 公司之后,10 月1日,三得利把啤酒業務從酒類業務中分離了出來,成立了三得利啤酒公司。而其它的酒類業務,包括威士忌和其它低酒精蒸餾酒,都歸入了 Beam 事業群。
Beam 是三得利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收購,它使得三得利從世界排名第十的烈酒生產商提升為世界第三,收購 beam 后三得利的銷售額也增加到了 2.5 萬億日元,但是與 4 萬億日元的目標還相差甚遠。
三得利希望通過海外市場擴張達到這一目標。它們希望借助 Beam 向國際市場滲透,而日本第二大便利店羅森便利店前總裁新浪剛史(Takeshi Niinami)被寄予厚望。
10 月 1 日 也是新浪剛史正式出任三得利總裁的日子。其實他在 8 月已經成為三得利的顧問,并巡回考察了三得利海內外 30 幾家公司。最大限度與 Beam 的收購產生聯合效應,是新浪剛史面臨的任務。
這次拆分啤酒業務,三得利稱是因為以威士忌為主的蒸餾酒業務和啤酒業務的市場目標不一致。像俄羅斯和印度這樣的新興市場對威士忌的需求在不斷增加。所以,威士忌主要是以海外市場為目標,而啤酒主要是針對日本市場。基于日本市場已經飽和,新浪剛史的新架構就是為了威士忌在海外市場的擴張。
新浪剛史 2002 年執掌羅森后,發力,成功在中國、印度尼西亞、夏威夷和泰國開店。截止新浪剛史離任前的 2014 年 2 月,羅森在海外有 483 家店鋪。
但作為三得利這家家族企業聘請的第一位外部總裁,新浪剛史一面受到公司內部,非行業出身的質疑。一面受到以前便利店行業競爭對手,像 7&11 的不啻。日本酒類的銷售有 4 成靠便利店完成。而便利店行業排名第二的羅森,跟排名第一的 7&11,之前的競爭是白日化的。7&11 總裁鈴木敏文表示,以前的競爭對手,現在突然要握手合作,他本人表示還不太適應。之前他甚至謝絕新浪剛史以三得利立場拜訪的請求。
不過,三得利董事長佐治信忠力排眾議選擇新浪剛史,希望他可以帶領三得利成為一家國際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