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長江經濟帶、無紙化通關、川檢通等多項促進外貿穩定增長措施的推進,瀘州白酒憑借通關便利化的東風,實現逆市增長。近日,據記者了解到,為簡化進出口申報手續,瀘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瀘州口岸開展“通關單無紙化”,如今出口企業憑電子數據即可在出境口岸直接通關,既省錢又省時。
出口通關開設專用報檢通道
截至10月31日,瀘州出口白酒貨值同比增長23.36%,在出口整體下降情況下,實現逆市增長。瀘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員介紹,瀘州老窖作為瀘州白酒龍頭企業,白酒出口量占瀘州白酒出口總量80%以上。針對瀘州老窖公司出口白酒批次多、貨值高的特點,開設專用報檢通道,實行5+2、白+黑通關模式,確保白酒出口通關零障礙。通過一系列舉措,今年以來瀘州老窖公司先后開拓立陶宛、剛果(布)2個國家白酒市場,出口白酒共計6.92萬美元。
“如今,出口企業僅需憑借電子數據可在出境口岸直接通關,解決了以往白酒在瀘州口岸進行檢驗檢疫后,到達出境口岸又需要進行一次報檢和‘通關’的問題。”瀘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員說,新模式的實行,不僅解決了瀘州白酒出口異地通關眾多繁瑣的流程,每批可為企業節約口岸通關各項費用超過2000元。
提高檢測塑化劑可在瀘州檢測
塑化劑檢測項目作為檢測白酒質量一項重要標準,以往均通過將白酒樣品寄往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由其實驗室進行塑化劑檢測,不僅增加企業外送成本,而且延長了檢測周期。為解決這一難題,瀘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通過引進人才,不斷提升進出口食品中塑化劑的檢測能力,最終獲得四川局食檢處認可,直接承擔轄區進出口食品中塑化劑檢測。該項措施實行以來,平均每批白酒檢測周期縮短超過2天,并節約大量的外送成本,為轄區白酒出口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針對高端定制酒數量少、價格昂貴、抽樣成本高的特點,我們為高度定制酒量身定制《出口高端定制酒檢驗監管工作規程》,積極助推瀘州白酒企業占領國際高端酒市場。”瀘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員稱,通過對轄區高端定制酒企業實施批次管理,從原輔料入庫驗收到成品出庫,確保每一批出口白酒都能實現溯源;抽樣階段中,采用從酒源貯罐隨機抽取樣品的抽樣方法代替傳統抽樣,確保樣品具有代表性前提下,盡量降低企業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