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的以“世界名酒﹒共享榮耀——天人合一,美美與共”為主題的“世界名酒價值論壇”在上海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在致辭中表示,但凡世界名酒產區都有著相通的規律:產區生態、水源、風土、原料等與品質有著天然關系。同時,不同產區、不同釀造技術、不同釀酒師等,釀造出的美酒也不盡相同。“天人合一”是中國的傳統哲學思想,也是中國哲學對萬物關系的理解和對理想境界的構思。當今世界,全球經濟一體化愈發明顯,更加希望“天人合一,美美與共”這一生態文化作為酒類產業發展的指導方向,引導世界酒業交流融匯,共生共榮,讓世界酒類產業發展更加契合全球經濟共同繁榮發展的時代精神。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在《天人合一,美美與共》的主題演講中表示,美酒始于天釀,無論蓬櫳夜話記載的猿猴釀酒,還是傳說中的酒星釀造,酒神釀酒。其實酒早于人類來到這個世界。美酒源于自然釀造,可謂天釀美酒。先人偶得美酒,后尊天而釀,釀出美酒。中國的黃酒、白酒是世界發酵酒和蒸餾酒的鼻祖,在世界酒林也是唯一傳承至今的自然釀造,尊本守道,人與天地共釀的美酒。世界美酒本源自然,有守本自然的中國酒,也有取自然酒菌(酵母)純化而釀的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龍色蘭等。
“人承天意,人尊天釀,人感天意,天成人釀,天人合一,方得美酒。美酒之美理當呈現天人合一之美。‘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此乃酒之本源。天之大,以浩瀚之喻,天釀美酒之眾。人之善,以專注之稱,匠心釀造之精。故而美酒各美其美,理當各表其美,還應美人之美。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萬物’;人有人之道,人之道在于‘成萬物’。美酒共處,乃天之道,美美與共,乃人之道。天人合一,美美與共,正是世界美酒之哲學。世界美酒,理當共享榮耀。天人合一,理當美美與共。”宋書玉如是說道。
當前,白酒行業正處于產業升級的風口,而名酒企業有責任推動產業升級。對此,宜賓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在《產業升級下的名酒價值擔當》為主題的發言中表示,對于名酒企業來說,推動產業升級的核心,要做好三個價值擔當,即消費者價值擔當、渠道價值擔當和行業價值擔當。
首先,當前消費者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行業在這種環境下必須創新,尤其是做好消費者價值的創新,要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以及更好的體驗。未來在營銷要以追求核心消費群體的粘性為首要目標,這才是消費者價值創新的根本,這比銷售指標更為重要。
其次,渠道價值擔當也至關重要的。企業與渠道協同發展、取得共贏,才是長久之道。尤其是在當前的行業環境下,更要致力于對渠道的保護,重點是模式和管理創新,創造好的環境和秩序,讓渠道擁有穩定的價格和利潤,合理的庫存,良性的增長。做好這些,遠比僅僅關注企業銷售增長多少、回款實現多少要更有重要,更具有價值。
最后,名酒企業天然要有很大的行業價值擔當。具體表現在兩點:一是在時間傳承上,名酒企業要帶頭做好傳統工藝的堅守;二是在空間開拓上,名酒企業要致力于做好品類國際化的發展。
近期,關于宏觀經濟走勢的討論有很多,一種觀點認為是消費會升級,另一種認為消費會降級。在論壇現場,李曙光給出了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消費升級的大趨勢沒有改變,這是因為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根本改變。當然,也會遇到許多新的困難和挑戰,前進的方向主要取決于行業發展的結果。行業自身發展得好,就可以實現消費升級,行業自身發展得不好,就可能陷入消費降級。
白酒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性載體,理應扛起助力文化復興、增強文化自信、讓世界品味中國的歷史使命,那么應如何做呢?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以《共創國際頂級產區,共塑世界名酒價值》為主題從四個方面予以了闡述。
一、塑造頂級產區靈魂,必須大力弘揚磅礴深邃的文化價值。在產區文化塑造中,中國白酒要注重凸顯產區的地域文化和區域特色,使之成為中國白酒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并真正代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此外,還要充分總結和創新表達各個香型、產區、品牌的特色與內涵,創造性探索其表達形式和表達載體;第三,可以共享中國白酒歷史文化的深厚內涵,可以相互借鑒啟發,但不能簡單復制,共同將百花齊放的中國白酒故事講得更加生動、更加溫暖、更加精彩、更接地氣,潛移默化地提升中國白酒的“軟實力”,塑造人文鼎盛、詩酒飄香的世界名酒產區。
二、筑牢頂級產區根基,必須始終彰顯精益求精的品質價值。中國白酒要打造世界級產區,讓中國名酒產區贏得世界酒類消費主流市場的信任,必須堅守匠心匠藝、堅持開拓創新和堅持標準先行。
三、打造頂級產區名片,必須加快提升各具特色的品牌價值。在世界酒類市場上,打造頂級產區是培育世界品牌的通常做法。然而,中國白酒在國際市場上還沒有叫得響的產區,這是中國白酒發展的“軟肋”。因此,中國白酒必須要強化整體形象塑造、強化全球品牌宣傳以及強化國際對等合作。
四、維護頂級產區聲譽,必須堅定體現共榮共生的社會價值。面向未來,中國白酒人更應堅守、弘揚中國白酒產區“與社會同行、與環境相依、與人類共存”的和諧發展理念,并踐行共生理念,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環境中,互相信任、加強合作、整合資源、謀求共贏,攜手開創中國名酒企業抱團發展的“競合”時代。
我們知道,“中國名酒”之所以能夠成為舉世公認的知名品牌,既離不開國家對產業發展和品牌保護的引導和支持,也離不開傳統釀酒技藝與詩酒文化的歷史傳承。當前,中國酒業正處于大變革、大融合、大發展的轉型時期,同時在新媒體、新技術、新業態的影響下,不論是生產企業還是流通企業,都在積極投入對自身品牌的價值打造與提升。如何展現中國名酒在新時代發展的核心價值成了行業共同面對的課題。山西杏花村汾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譚忠豹在《建文化家園、搭文化橋梁、創文化生態——重新定位中國名酒在新時代的價值坐標》的主題發言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要從三個維度定位這個坐標。
第一,現代人心靈的文化家園。白酒作為精神屬性大于物質屬性的特殊消費品,始終是傳統文化最為鮮活的代表,始終是傳承優秀人文精神的典范。現在,中國名酒就是要理直氣壯地樹立起“文化自信”的大旗,就是要堅守誠信、匠心、愛人的傳統美德,把中華民族的產業文化傳承好,把骨子里的精神堅守住,充分挖掘傳統文化對于現代人精神上的影響力,讓中國名酒所構建的酒文化,真正成為現代人心靈的文化家園。
第二,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橋梁。中國名酒走向世界,應當抓住國家“一帶一路”等重大機遇,將中國名酒真正擺上國際舞臺,讓國際化發展成為樹立民族品牌形象,提升白酒品牌文化自信的重要平臺。今天國家的繁榮富強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格局,正是中國名酒企業弘揚中國文化的風潮之時,讓中國白酒真正成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橋梁。
第三,創新引領美好生活的文化生態。中國名酒的價值不僅體現在產品上,從原料種植、釀造工藝、包裝工藝等環節中都蘊含著多樣的價值。未來對名酒產品的“購買”,不再是產品買賣行為,而更接近旅游服務體驗。如此一來,白酒的價值鏈才能從內涵到外延都將得到重構與升級,中國白酒將由制造行業轉型為綜合性服務業,白酒行業也將轉型成為聚合生產、旅游、餐飲、娛樂等為一體的酒文化生態圈,中國名酒將真正成為構建大眾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