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澳簽訂自貿協議,澳大利亞葡萄酒在華進口量有望爆發,國內的葡萄酒消費也可能被“改寫”。
深圳市葡萄酒行業協會叢日光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澳大利亞葡萄酒的口感好、數量龐大、性價比高,預計在4~5年內,葡萄酒進口國排名會改寫,澳大利亞葡萄酒可能超越法國成為第一。”雖然有業內人士對此觀點持保留意見,但未來法國葡萄酒的市場份額日益縮減已是趨勢。
隨著關稅優惠,將有越來越多的商家加入,“目前很多進口商的利潤點只有10%,因此14%的關稅已經足夠成為他們的盈利點了。”廣州科通展覽總經理賈燕平向本報記者分析。
法國酒份額遭阻擊
根據中國與澳大利亞簽訂的自由貿易協議,澳大利亞葡萄酒將爭取在4年內取消關稅,據澳大利亞當地媒體報道,目前葡萄酒到中國的進口關稅在14%~30%之間。海關進出口數據顯示,今年1~9月,澳大利亞葡萄酒進口額為1.82億美元,是第二大進口國,法國位居第一,進口金額為5.02億美元。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進口酒市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助理席康對記者表示,預計取消關稅的細則會在2~3個月之內確定,未來澳大利亞將會極大地搶占法國葡萄酒的市場份額,“澳大利亞葡萄酒的價格較法國更為大眾化,相對而言,法國的葡萄酒溢價嚴重,幾乎每年都在漲價,今年也沒有價格回落的跡象,如果取消了關稅,幾十個點的關稅將是進口商可觀的利潤點。”他介紹,目前澳大利亞葡萄酒的價格主要在50元~150元之間,對國內目前的大環境也很適應。
事實上,在澳大利亞之前,智利的葡萄酒已經在逐步降低關稅,到明年,智利將全面實行零關稅,因此近幾年,智利葡萄酒進口發展的速度非?臁2010年,智利的進口金額為1.03億美元,2013年,智利的進口金額達1.67億美元,同期的法國與澳大利亞增長也只在0.37億美元和0.21億美元。“智利主要代替了法國葡萄酒最低端的部分,零售價在50元~60元的產品。”席康認為。
“目前法國葡萄酒的市場占有率在40%左右,澳大利亞在17%左右,智利在9%左右,澳大利亞關稅得到優惠之后,市場占有率將會達到20%。”席康預期。
除了澳大利亞與智利以外,新西蘭、哥斯達黎加也對關稅有減免,“如果沒有減免關稅,全部進口國的稅率都是一樣的,包括14%的關稅、17%的增值稅和10%的消費稅,綜合稅率48.2%。”賈燕平向本報記者分析,而且由于50%的進口葡萄酒貿易商在廣東,加上廣東移民澳大利亞的人口多,“未來的引爆點將在廣東。”
白酒企業涉足葡萄酒引關注
對于中國而言,進口葡萄酒手握“零關稅”長驅直入,國內葡萄酒企業將會面臨怎樣的沖擊?
席康認為,這對國產葡萄酒是“雪上加霜”,進口葡萄酒體系成熟,即使是澳大利亞也有300年的歷史,國內葡萄酒長期無法與國際競爭,國內的營銷與中低價位是優勢,目前的競爭對手并不是澳大利亞與智利,而是西班牙,因為價格更低,“西班牙葡萄酒被認為是50元以下打遍天下無敵手,像在沃爾瑪,一瓶可以賣到18元,因此,零關稅對國內是雪上加霜。”叢日光則認為,“我們不應該對此畏懼,在市場經濟的調節下,國內企業自然會找到出路。”
與國內葡萄酒產業相比,雖然不如乳業提前密集布局澳大利亞乳制品行業,但國內商人仍落子其中。今年,中國商人王之泰與王奎芬就以1550萬澳元巨資買下了南澳巴羅薩谷(Barossa Valley)的歷史名莊雅達拉酒莊(Yaldara Winery)。就在不久之前,他們還買下了雅達拉酒莊附近的另一家酒莊1847酒莊(1847 Winery)。瑞信銀行預測,在未來的7年里,中國將有440億澳元巨資流入澳大利亞房地產業,其中葡萄酒業中的酒莊酒企業務將吸收大量投資。
更值得注意的是白酒企業的動向,“據我所知,目前洋河也在物色新世界的酒莊,包括澳大利亞和智利。”席康透露,洋河此前將自己定位為進口葡萄酒銷售的前五,現在是越來越有可能,“目前包括國內的五糧液、瀘州老窖、茅臺都有涉及葡萄酒,它們的進入才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