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博若萊新酒節(11月21日)即將開始,以往每到這個時候,不少酒商都會在各個渠道和媒介吆喝博若萊新酒,今年關于博若萊的聲音卻少之又少。
事實上早在2018年,博若萊新酒就呈現下滑趨勢,一份由法國海關 、農業食品部統計報告顯示,2018年博若萊出口中國內地銷量下滑49.91%,出口金額下滑40.92%。
究竟發生了什么,讓這樣一個曾經人人愿嘗試的網紅產品失去了色彩?WBO也進行了調查。
01、調查顯示:博若萊新酒進口量和銷量持續下滑
WBO首先采訪了兩家葡萄酒貨運代理公司,兩家公司均表示今年采購博若萊新酒的客戶有所減少。
上海里詩歐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的何肖龍表示:今年博若萊新酒的訂購數量確實少了一些,感覺較去年減少了1/4。
上海文冉船務有限公司食品類部銷售經理喬文婷也表示:我們每年都做博若萊新酒的空運,今年的訂單確實比去年更少。有的客戶以前做的現在不做了,有客戶之前量比較大,現在也減少了。
另一名北方地區進口商由于去年進貨6000瓶博若萊新酒并售罄,于是今年進了9000瓶,價格未漲價,宣傳圖片設計更精美,交由經銷商推廣。結果今年進貨量增長了30%,銷售業績卻不達預期。
“由于博若萊新酒都用于分銷至傳統渠道,我又不敢放在電商平臺銷售或交給網紅帶貨銷售,怕擾亂價格體系。”這名經銷商說。
杭州“小新的酒鋪”創始人申向云也表示:今年采購博若萊新酒的量低于去年。
優自西方葡萄酒供應鏈公司的CEO吳湘華則指出:我們的博若萊新酒在數量上還是在增長,但從我們整體增長看,新酒并沒有我們常規業務增長率高。
成都靚久橡木桶創始人陳瑞東則表示今年的博若萊新酒采購量與去年持平。因為他是拉長至一年進行銷售,如果旨在新酒節當天進行銷售,相信不少酒商今年會倍感壓力。
02、博若萊中國困境的背后
在遼寧銷售精品葡萄酒的美葡酒業總經理徐曉童稱:以前我們會搭配一些博若萊新酒,當作禮品贈送給一些愛好者客戶,但是博若萊新酒實際上是不賺錢的。
“許多酒商采購博若萊新酒,都是用來做活動和吸引眼球,而非盈利。一旦遇到市場不景氣,大家就失去了興趣。”徐曉童稱,新酒在市場好的市場還有人做,市場不好時則無人理會。
長沙葡壹精品酒業總經理方奕則認為:博若萊新酒就像一個很普通的遠房親戚一般,缺乏亮點。很多酒商認為博若萊新酒賣得便宜,沒錢賺,沒動力。如果賣得太貴,又賣不出去,仍然沒動力。這種即便賺了吆喝也不掙錢的產品,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之下,無法成為受歡迎的產品。
北京憶麥酒業總經理吳昊認為:博若萊新酒對客戶粘度不高,雖然自己公司沒有選擇普通的薄若萊酒莊合作,而選擇的一些博若萊名莊合作,但是每年還需要更換酒標來提起客戶的興趣。
喬文婷則直接指出:原因就是生意不好做!
對此,唐山美度1855貿易有限公司董懷成指出:如今市場不好,購買力出了問題,對這種噱頭性大于實際效果性的產品,大家興趣不足。
何肖龍也提出了類似觀點:現在消費者對于各種推廣司空見慣,博若萊新酒難以激起水花。
03、博若萊新酒能否突圍的兩個關鍵點
方奕表示他今年仍然堅持銷售博若萊新酒,因為賣了20年,培育了相對穩定的愛好者,每年都可以固定動銷一部分。
“我銷售博若萊新酒就像賣月餅一樣,它給了我一個理由,可以理直氣壯給每個客戶打電話,問別人要不要博若萊新酒,如果要當然好,如果不要,可以問問原因,若客戶說不喜歡博若萊新酒了,我可以推薦客戶喜歡的酒,從而帶來全新的商機。相反,假如平時你進一款普通的酒,打電話詢問別人,別人會覺得你在騷擾他。”方奕說。
也有業內專家指出:博若萊新酒在中國要實現真正落地,有兩個關鍵點。第一,博若萊究竟是將其定位稱噱頭性產品還是盈利性產品,如果定位成噱頭性產品,在葡萄酒市場遭遇困難時,最先犧牲的肯定是“噱頭”。
第二,博若萊新酒未來能否打造出兩三個知名品牌,讓消費者對品牌和產品本身產生興趣,而不是因為新酒的噱頭去消費和接觸。只有頭部品牌和知名品牌,才能最大程度抵抗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