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減少、利潤提高成為三季度國產啤酒大部分龍頭企業業績的主要特點,而國際啤酒巨頭在全球市場的表現也顯示了相近的趨勢。今年1~9月,中國啤酒行業累計產量同比增長0.5%。市場人士認為,盡管產品結構調整給啤酒行業帶來單價上漲空間,因產能過剩還是可能面臨來自行業內外的沖擊和整合。
三季度數據
青島啤酒1~9月份營收233.85億元,同比增長1.51%;利潤18.69億元,同比增長1.60%。
珠江啤酒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093387791.19元,同比增長6.2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1316755.19元,同比增長57.67%。
惠泉啤酒實現營業收入4.96億元,同比下降4.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12.17萬元,同比增長1136.48%。
重慶啤酒三季報數據顯示,1~9月份實現營業收入26.87億元,同比下降0.06%;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16億元,同比增長19.91%。
燕京啤酒營收、凈利潤雙降,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01.93億元,凈利潤6.10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72%、1.28%。
近期,啤酒企業三季度業績報告陸續出臺,其中青島啤酒1~9月份營收233.85億元,同比增長1.51%;利潤18.69億元,同比增長1.60%。而燕京啤酒營收、凈利潤雙降。
有業內人士稱,中國啤酒行業出現營收下降、利潤上升的整體趨勢。與此同時,國際啤酒巨頭的表現也顯示了相近的態勢。今年第三季度,百威英博收入同比增長3.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55億美元,但銷量為1610.45萬千升,同比下滑1.2%,其中啤酒銷量同比下滑1.5%,在中國區的收入同比增長4.6%,銷量同比下滑0.2%。
進口啤酒
量額增速放緩
海通證券研究報告稱,重慶啤酒因結構升級帶動均價上漲近10%,前三季度高檔啤酒營業收入3.76億元,同比增長6.96%;中檔收入18.62億元,增長3.01%;低檔收入3.82億元,減少17.67%。高、中、低檔產品收入占比為14:71:15,較去年同期增加1、2和-3個百分點。報告認為,進口啤酒等高價產品銷量最近5年復合增長率超過50%,而國產啤酒因品牌局限、體制束縛等原因仍在轉型。
據有關統計數據,2017年1至9月,中國啤酒行業累計產量同比增長0.5%,遏制了連續兩年下滑的勢頭。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中國啤酒行業回暖的表現。不過,一位啤酒行業人士認為,行業出現反轉其實從去年7、8月份已經開始,到了今年8月,行業整體銷售情況實際上又出現下滑,預計今年年底的情況與去年持平或者略差于去年同期。
在這位人士看來,整體啤酒行業的利潤有所上漲,主要是來自行業單價出現上漲空間,而這與進口啤酒增速趨緩有一定的關系。從國家統計局數據看,由于天氣、節假日原因影響,2017年9月中國進口啤酒6.9362萬千升,同比增長28.9%,金額為4.9738億元,同比增長28.5%,但從1~9月數據看,中國進口啤酒53.8931萬千升,同比增長5.2%;金額為37.7923億元,同比增長9.4%。而從出口數據看,2017年, 1~9月,中國出口啤酒26.920萬千升,同比增長23.7%;金額為11.5004億元,同比增長20.7%。在業內人士看來,這顯示了中國啤酒行業的國際競爭力有所增長。
去渠道化趨勢
或會縮減企業成本
不過,中國啤酒行業已經不再可能回到高速增長的通道上。有行業人士甚至以“緩慢下滑”形容未來的中國啤酒市場:“預計每年將出現2%~3%的緩慢下降幅度。”原因是未來20年內,成年男性在消費者中的比例將不斷下降。但啤酒行業單價上漲的趨勢還是令行業看到希望,三季度業績也證明了市場能夠消化產品提價的部分。
啤酒單價的上漲,一部分來自企業在產品結構的調整,另一部分來自啤酒原材料和生產成本的上漲。不過,包括啤酒行業在內的快消行業去渠道化、去品牌化趨勢令業內人士認為有可能縮減企業的營銷、物流成本。有業內人士稱:“預計未來能減少1、2個渠道環節,降低渠道成本。”
業內觀點:進口啤酒或將“大浪淘沙”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中國啤酒行業的結構出現調整,低端產品嚴重過剩,中高端銷售較好,可見未來“喝好點、喝少點”是啤酒消費者的消費趨勢,而利潤上升意味產品結構調整是成功的,企業的把控能力、變現能力加強是行業進步的標志。另一方面,由于進口啤酒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而整個國內啤酒行業中高端產品布局已現雛形,因此國產啤酒反過來也會沖擊部分進口啤酒,使它們也面臨一輪大浪淘沙。
朱丹蓬預計第四季度的啤酒行業整體業績應該比較平和,因為白酒利好可能令啤酒受到一定影響,但因為中高端產品布局令國產啤酒企業嘗到甜頭,會鼓勵他們在2018年全力發力中高端產品,行業有可能呈現營收繼續緩慢下滑、利潤繼續上漲的特點:“這對于行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加上明年是體育大年,啤酒的銷量仍有機會增加,但關鍵看天氣的情況,因為2014年也是體育大年,啤酒行業卻最終沒有吃到紅利帶來的額外的‘蛋糕’。”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他認為未來行業內還會進行整合,也有可能有新的進入者對原有的產能進行整合,“啤酒行業也有可能往互聯網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