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晚,茅臺發布了關于2018年度茅臺酒銷售計劃的公告。公告中指出,經初步研究,公司2018年度茅臺酒銷售計劃為2.8萬噸以上。此外,公告說明,該計劃為初步計劃,存在不確定因素。
而據統計,2017年,茅臺酒基酒產量計劃4萬噸以上,茅臺酒和系列酒計劃銷量在5萬噸左右,其中茅臺酒計劃銷量為2.6萬噸左右。2016年茅臺酒銷量為2.29萬噸,同比增長15.76%;其他系列酒銷量為1.4萬噸,同比增長81.69%。
近兩年,茅臺酒以及系列酒均實現高速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茅臺酒投放量有限,市場持續供不應求,導致銷售終端普遍缺貨,價格直線上漲。2018年茅臺酒計劃銷量保底提升0.2萬噸,幅度并不是很大,廠家對茅臺酒市場持以謹慎態度。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曾表示,茅臺酒仍屬稀缺商品,供需矛盾會長期存在,但是公司將把握好銷售節奏,平衡供需關系,減少供需矛盾,確保茅臺酒健康穩定發展。
而此次的擴大銷售計劃量,目的也是為了平抑價格,讓供需矛盾進行階段性緩解,但從產業角度來說,在渠道拼命囤貨和追捧的情況下,2.8萬噸從根本上說,還是會供不應求。所以,造成的結果即為:明年,茅臺酒的出廠價不變,但是終端價格可能仍保持上漲。經銷商的市場依舊紅火,明年將會繼續是一個豐收年。
目前茅臺銷售市場和資本市場雙熱。
10月25日,茅臺發布2017年前三季度財報顯示,實現營收424.5億元,同比增長59.4%;凈利潤實現199.84億元,同比增長60.31%。前三季度的營收、凈利潤均已超過去年全年業績。此外,茅臺三季度業績營收、凈利均創單季歷史新高,營收達182.6億元,同比增長115.8%;凈利潤達87.3億元,同比增長138.5%。
而在資本市場,貴州茅臺股票同樣強勢,11月6日一度漲近3%,報657.62元/股,刷新歷史新高。由于酒水消費市場回溫態勢明顯,可以預測明年茅臺酒很可能將繼續保持供不應求的狀態,并對系列酒市場持續形成帶動作用。
據了解,2017年全年茅臺酒基酒產量達4.28萬噸,完成年計劃的130.9%,入庫合格率為99.96%,而2018年茅臺酒基酒目標產量為4.61萬噸,同比增加0.33萬噸。同時茅臺在“十三五”規劃中指出,到2020年,該集團的白酒產量將達到12萬噸,其中龍頭產品茅臺酒的產量達5萬噸。
另外,證券分析師提及,在貴州茅臺三季報資產負債表中存在一項預收款項,也就是還沒發貨就收到的貨款,該項余額為174.72億元,而貴州茅臺2016年全年的凈利潤也不過是167億元。可見,貴州茅臺供不應求是絕對的事實,各渠道經銷商都不惜重金預訂產品。而此次提高銷售目標后,貴州茅臺也實現了產量和銷售穩步提升,同時為其一路飆升的股價增添了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