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市值沖破萬億,零售價進入到自2013年以來的高峰,以茅臺酒為代表的中國高端白酒近年來一路飆升,在2018年秋天卻呈現另一番局面,市值齊挫之下,高端酒遭遇市場拐點?
業界普遍認為,此前放量過多、基數過大,是高端白酒增速下滑的重要原因,而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及政策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高端酒的發展。但是消費需求仍在,今后中國白酒行業的發展速度趨緩,不同價格梯次產品所形成的市場結構,將有所改變。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股市下挫,增速同比下降
與2018年酒業三季報同來的,是下挫的市值。貴州茅臺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22.42億元,同比增長23.07%;凈利潤247.34億元,同比增長23.77%。雖然業績仍保持了23%的增長。
茅臺增速明顯放緩,單看三季度,貴州茅臺營收為188億元,同比增長3.2%,為2015年第四季度以來最低增速,今年第二季同比增速45.56%;從2017年6月末至今年中報,貴州茅臺4個單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138.41%、66.84%、38.93%、41.53%。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89.69億元,僅增長2.71%,也是2015年第四季度以來最低增速。
五糧液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92.5億元,同比增長33.09%;歸母凈利潤94.94億元,同比增長36.32%。洋河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9.7億元,同比增長24.22%;凈利潤70.4億元,同比增長26.1%。瀘州老窖前三季度實現營收92.63億元,同比增長27.24%;歸母凈利潤27.51億元,同比增長37.73%。
在前4大白酒上市企業中,僅有1家三季報的營收超越去年全年(洋河三季報209.7億元,2017年全年為199.2億元),其他3家三季報營收數據不及去年全年數據。
與去年同期相比,這4家企業的2017年三季報營收成績,有2家超越2016年成績(茅臺2017三季報營收424.50億元,2016年全年為388.41億元;洋河2017年三季報營收為168.78億元,2016年全年為164.99)、2家不及(五糧液、瀘州老窖)。
按照這個維度來看,與去年同期相比,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仍然保持較均衡的發展速度,而茅臺則略有放緩。
在增速放緩的同時,部分白酒企業市值也出現波動。10月中下旬,A股白酒板塊大跌,A股第一高價股的貴州茅臺下跌8.94%,為2015年8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市值從巔峰期的過萬億回到8000億元下方。洋河股份大跌17.21%,創上市以來最大單周跌幅。此外,五糧液跌8.72%,瀘州老窖跌11.31%,山西汾酒跌6.45%。
增速放酒業緩、市值下挫,導致悲觀情緒出現,但是業界普遍認為,這與整體經濟增速放緩有關,而酒業消費稅的相關傳言,也加深了投資者的擔憂,導致股市的動蕩。
基數過大、環境有變或為主因
高端白酒增速放緩引發外界關注,但有觀點認為,高端酒此前累積消費基數過大,或為增速放緩的內在原因之一,此外,國際貿易摩擦帶來的壓力、消費端變化引發的整體經濟增速降低也成為重要因素。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7年全國酒類行業生產經營數據,全國1593家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1198.06萬千升,實現銷售收入5654.42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028.48億元。對比發現,2017年度茅臺酒一家的營收就達到582億元,超過全行業總份額的10%;利潤270.79億元,超過全行業總份額的26%,也就是說,茅臺一家的營收超過全國白酒行業總體規模的十分之一,利潤超過四分之一!
業界認為,茅臺主要以高端為主,飛天茅臺占據絕大部分營收份額,加上諸如五糧液、國窖等其他高端產品的營收份額,意味著白酒高端產品已經形成了龐大的消費基數,短期內失去了高速增長的空間。
除了高端酒形成龐大消費基數的原因之外,經濟整體走勢與消費端的變化,也改變了過去高速增長的態勢。
上海半夏投資創始人李蓓認為,包括白酒在內的諸多消費品股票,之所以過去能夠表現出類似于“中國巴菲特躺贏”(選好公司,長期持有。滿倉,然后躺著)的投資模式,是因為經濟形勢、市場、居民消費這幾個方面形成的推動。
在過去10多年,中國經濟高增速,使過去消費保持了平均15%的高增速,即便2008年金融危機也沒跌破10%。
在市場層面,消費品市場成熟化的過程中行業洗牌,龍頭企業份額持續擴大。具體到酒業,自2013年進入深度調整期以來,以茅臺為首的高端白酒企業率先實現復蘇和回暖,進入到新一輪增長期。按照白酒行業專家的說法,新一輪的增長期是“擠壓式增長”,即在總體消費份額沒有大量增長的情況下,部分優質企業通過擠壓中小型酒企的市場份額,實現自身的高速增長,改變酒業的整體格局。
此外,在消費方面,此前經濟周期對消費的影響不大,消費品企業業績波動小。但是隨著環境的改變,先前推動高端白酒高速發展的條件逐漸改變,大環境而言,今年消費增速持續低于10%;行業層面,優勢酒企份額大大提高,搶占其它企業市場份額的空間大大縮小,與此同時,居民負債杠桿提高,居民收入可用于消費部分(扣減按揭和消費貸本金利息償還)的波動性大幅提高,顯著影響到消費意愿。
次高端迎來新增長周期?
部分酒業專家認為,高端酒即便不復高速增長期,但也不會驟然下降,今后更多會呈現相對放緩的增長狀態。與此同時,部分次高端、低端酒類,將迎來新的增長周期。
盛初集團董事長王朝成在秋季糖酒會發表觀點,認為酒業高端增長會放緩,但倒退屬嚴重夸大其詞;次高端和中高端仍將呈升級型增長,但競爭分化會加劇;中低端升級持續進行,提價仍有空間。
他表示,明年茅臺還會增長,但增速會緩一些。茅臺或將選擇溫和漲價的方式,控制放量,從市場層面推動需求增大,不在意短期的增長,而更為注重長效發展。五糧液方面可能會重塑價格,所有的高端名酒也將學會理性控制價格和庫存,避免2013年的狀況重演。
高端進入溫和增長期,此前的高速度會相應放緩。但是次高端以及其他價格段,或將迎來新的發展周期。
今年三季報顯示,部分酒企依然保持高增長狀態——
汾酒2018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6.89%;古井貢酒凈利潤同比增長57.46%。酒鬼酒的凈利潤增速接近40%,水井坊的凈利潤增速則超過了90%。其中最為突出的是舍得酒,實現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股東)27,306.3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6.01%。
舍得的高速發展有賴于次高端產品,其核心產品舍得酒比上年同期增長77.52%,舍得酒成長速度遠遠領先其它高端白酒品牌。汾酒中高價白酒營收達到41.91億元,對其營收和利潤貢獻較為明顯;古井貢方面,年份原漿取得了較好成績,酒鬼酒的高端、次高端也實現了高速增長。
部分酒企的財報印證了業內的觀點,即次高端和中高端仍呈升級型增長。
王朝成認為,與2012年那一波市場變化不同,今后酒業消費升級會持續,高端一定放緩,次高端會發生一些變化,有些企業還能維系30%、20%的增長,有些可能變為5%、10%的增長。增長的速度主要取決于兩點,就是品牌的進攻性和地面能力。